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18章 与士大夫论道(2/3)

“何为大道?”

“大道是变化无方、润物无声的,不着痕迹间解决了所有的问题,这就是大道。”

“儒能尚贤。”余天赐见赵昀有了兴趣,急忙插话打乱对话,笑话,官家本来就对道门感兴趣,要真被你蛊惑了,那还不知能做出怎样事,李易这个人太锋芒毕露了。

李易明白余天赐点出的是儒家经典,似乎和老庄相悖,却被历代统治者推崇,选用贤德嘛!哪个君王不热心?至少在丹青史册上能有美誉。

不过,按照老子的观点,选贤能并非最理想的社会,不尚贤、民不争的的社会更好,先秦战乱不休,正处于时代的变革时期,诸侯国想要生存发展,就必须选用贤能之人,这就让各种学说纷纷雄起,各领风骚数十年。

就像是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赵国平原君门客公孙龙的白马论,说是白马非马。把马与白马两者完全割裂开来,并加以绝对化,最后达到否认个别只承认一般,使一般脱离个别独立存在,把抽象的概念当成脱离具体事物的精神实体。

按照他的看法就是我曰,连七八糟的学说层出不穷,白马非马?难道白马不是马是你二大爷,真是信口雌黄。不过,能博取眼球的就是人才,这些人才以奇谈抬高身份,才拿出真正的底蕴实现生平抱负,那才是真正的才略。

按照后世的说法,尚贤那就是不出事孔繁森,出事王宝森,关键牵扯到利益的争夺,老子的朴素思想很明确,不尚贤,使民不争就是顶级智慧,说出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说白了,余天赐站在孔儒的立场上,尚贤理解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李易确认为富贵如烟云。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李易有些痛心疾首地道。当然,他并不认为人们不接受教育是对的,却从另外的绝对去看,关键是你怎样去培养自己的思想。

孔圣人主张仁义,读书人也都讲仁义,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人多了去了,前唐的白居易和先朝的朱熹,哪个不是为了女色不择手段。

可见,仁义首先是个名声,能不能付诸行动华为大德,就得看人心善恶了,圣与智就更不用说了,高智商人总是少他们耍心眼骗下面的人,智商比他们低的人绝对吃亏,无论是接没接受过教育,在特定的环境下你不可能占便宜。

不要不服气,这就是 裸的现实,阶级固化的先决条件,不以任何人的意愿为转移。

他稍加沉吟,又淡淡地说道:“南华真人的胠箧,可道尽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若无缘咫尺天涯宋知意顾南风 护法崩了对谁都没好处 乔神你家打野超级甜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顶级赘婿 陪着地府搞事情 [重生]星中有你 吞天剑帝 拯救男神计划 截教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