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与士大夫论道(1/3)
“卿家对佛老有些偏见?”既然某方面的窥视欲满足,另方面的好奇升起,联想到李易对佛门的苛刻,赵昀是相当有探讨兴趣的。
“陛下,贫道并非偏见,而是拨乱反正。”李易回忆后世对这位天子的评价,似乎是推崇道门,可惜受到整个政治氛围影响,儒门掌控朝廷对道门表尊实抑。
“这倒是有趣。”赵昀可不容易糊弄,笑眯眯看着李易,既然是说学问,那就没有严肃气氛。
“昌黎先生的谏迎佛骨表”李易并没有多言,只是把前唐大儒韩愈抬出来,意思表达非常明确。
郑性之、余天赐眼皮子一跳,这篇上表明确指出,佛不过是蛮夷浮屠,皇帝佞佛就会像梁武帝那样不得好死,不应该把佛门捧上去,相反要限制其发展。
干系到大儒韩愈,他们可不好说话,总不能说儒家先贤说的不对。相反,他们是推崇佛门不假,却大多是利用统治天下,对韩愈的铮铮风骨相当佩服。
不过,余天赐还是觉得李易太孟浪,区区小道士就在天子面前侃侃而谈,还引用孔门大儒的典故,实在有些投机取巧,当下慢吞吞地道:“佛门能大兴,总归有他的道理,凡事不能一概而论,佛法也可解释道德经。”
乔行简设了个套套,还是流传的佛道源流争辩,李易翻个白眼,压根就不进圈套,正色道:“道德经乃圣人之作,岂能用沙门浮屠来比,要说能想通的话,儒门倒是可以。”
郑性之嘴角上翘,他是和南霁云经常接触,对李易的观点也有所了解,这小子肯定是要坑人了,貌似乔行简还不错。
乔行简是抬举佛门不假,却仅仅是利用而已,本质上说他是程朱一脉的大儒,非常反感道门说孔子求道的典故,很不悦地道:“相互印证也是寻常。”
李易自然明白乔行简意图,分明把儒门分离出来,撇清和道门的关系,自然不能让其得逞,沉声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这话,乔行简和郑性之都能听明白,李易在说上古三代没有文字,大道流行世风很好,春秋时代就乱套了,周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互相征伐不休 裸第,弱肉强食,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希望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建立“大同世界”,经过不断地发展儒家横空出世。这就是说,大道被人们抛弃,天下就乱套了,只能用仁义来约束世人,聪明人越来越多,各种大奸大伪的人也出现。无论怎样去说,老子当先提出的仁义,还引出了儒家传承的核心理念,这是儒门子弟不能回避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全职刺客
我有一座道观
SCI谜案集(第五部)
容华录
三眼神探系列作品
福田有喜:空间小农女
从千亿集团开始签到
修仙请带闺蜜
混世刁民
重生后疯批王爷嗜她如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