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春秋战车与车战(3/4)
作战十分讲究阵势和队型,所谓阵型指的是各种战斗的队型,古代军队在作战,行进,训练时都有一定的阵型,以保障整个部队行动的统一协调,使“勇者不能独进,怯者不能独退”,部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整体作战力量。
西周时期的作战车兵一般采用大型的横阵,在广阔的平原上布阵,战车一字排开不做纵深配置,把徒卒部署在战车的前方,这样的队型可以左右呼应,避免受敌军夹击,在接近战两车交错时,如果能维持严密的队形有利于形成夹击对手的机会。
这一时期的车战,队型的整齐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战斗的胜负,在交战时要不停的整顿队形。在这样的作战中统一的指挥是重要的,将领通过金鼓和旗帜来指挥军队进退、快慢和调整队列,来保证战斗过程中整个部队的队型始终严整有序。
但是这样的作战十分的节奏十分的缓慢,交战过程中战车不能快速奔驰,步兵也不能快速奔跑,追击时也要保持队形,也不利于长途的追击。
典型的战例就有在周灭商的决定性战役牧野之战中,周军指挥就命令士兵每前进六、七步就停下来重整队型,而商军虽然人数众多却因为士气不振和奴隶的叛乱而队型大乱,导致惨败。到春秋时期车战中阵势仍然是制胜的关键,如在晋楚的城濮之战中,就有人指出队形不整的楚军是不会战胜的。
但是与西周及春秋初期相比,这时的车战有了较大的发展,阵型较以前更灵活多变,战斗中徒卒也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这一时期徒卒不再单一部署在战车的前方,而是分散部署在战车的四周,加强了向各个方面的机动力量。并且这一时期战车不再是单一的列成密集的横阵,而是分散部署,并形成多排的纵深部署,使战车的运动更灵活,便于调动,能适应多变的战场,防备敌人的冲击并能快速的进攻和追击。
春秋时随着军事学的发展,军队的指挥们根据不同的兵力,地形等条件,灵活的把军队布置成各种作战队形,能灵活运用阵型的军队往往能战胜那些阵型不整或墨守成规的军队。不同阵型有多种名称如:鱼鳞、鱼丽、雁行,一字等,但基本的就只有两种即圆阵和拒阵(方阵)其他阵形可以说都是这两种阵形的变种。圆阵是一般用于防守的阵形,组成圆阵时战车将首尾相连,结成环状,徒卒部署在战车的前方。拒阵主要用于进攻,拒阵中的战车一般双车配合作战,攻势时两车分散夹击敌车,守势时两车靠拢各自掩护友车的一个侧面,避免被夹击。因为战车的灵活部署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追击的队形,即在高速的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人生
八零年代,娇软学霸嫁给最野糙汉
九零之读心神探
从全职法师开始的表白之旅
契约新娘休想逃
终极夺魁
沈北苏挽歌
城南萧萧风未晚
全能煞星
神秘总裁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