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03春秋战车与车战(2/4)

战车上的人员防护主要靠皮制的甲胄和盾,(也有少量的铜制防具)战车的成员主要直立与车中战斗,所以甲士兵用的皮甲都有较长的甲身,并且根据人员分工的不同有不同侧重,如“戎右(车右)”需要挥动戈、戟等武器格斗所以他的“披膊”一般只到肩部,而“御者(御戎)”则把“披膊”向下延伸到手手腕,并连有护手。

战车上一般使用大型盾,多数为皮制,并在盾加缀青铜部件用于加固。到了春秋时期开始给驾车用的马配备马甲,用于保护战马免受杀伤。除此之外一般的战车还在不作战时运输一些辎重,载有一些修理战车所需的工具。

车战的编制:

战车是一种大型兵器,灵活性较低很难单独作战,在战车中一般除本车的甲士外还配备一定的“徒卒”(步兵)协同作战,并在作战中由一定数量战车组成编队。

在西周一般每乘战车配有徒卒十人,五乘战车组成一队,每五队(二十五乘)组成一个“正偏”,每四个“正偏”(一百乘)组成一个师,每五个师(五百乘)组成一个军。另外在车兵和直接配署的徒卒外还有大约两倍的步兵单独编组用于协同作战。

到了春秋末期,车战成为主要作战方式,随着各国兵源的增加(春秋前一般只征召平民贵族参加军队)军队中车载甲士和步卒的比例有了变化,每乘战车的徒卒增大到七十余人,(即当时许多文献中所谓的车千乘,带甲十万)作战时一般十五乘编为一个“偏”,每两个“偏”编为一卒,这成为车兵作战的基本单位。

作战动用:

我国战车的使用主要在商代至汉代初年,以后其在军中的地位被骑兵所替代,成为一种辅助型的兵种。

在车兵纵横天下的千年间,其作战使用根据本身的结构、战术特点有着其特殊之处。战车作战主要在平原地区,双方接近时先用弓弩对射,使用强大的火力希望造成对方的阵型混乱,接近时如果双方的战车正面相遇,两车间的距离在4米以上,3米左右长的戈、戟等兵器无法杀伤对方,只有在两车交错的时候才能使用长兵器格斗。

战车是一种大型的兵器,一辆战车体积长宽各近3米,加上两侧部署的徒卒,要zhan有相当大的体积,这样的大型战斗单位的机动性很低,难以回转和迂回。加上武器使用的限制,双方要争取在交错格斗的瞬间或得夹击的机会。使得要发挥出部队的最大战斗力,就必须组成严密的阵型,要求部队有良好的纪律、指挥。有了以上的特点决定了西周、春秋时代的军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重生天才外交官 误入一六三七 奇妙重生 小妾也疯狂:王爷,晚上撩 笑傲云端 豪门女配重生记 妃常腹黑,王爷中毒不浅 [综]贤王 宦海沉浮:我的绝色女上司 枌榆草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