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朝鲜风云:崔李之乱(1/7)
年羹尧没来朝鲜,他不敢来,范四海的船队一路北上,直接杀到了仁川外海。
范四海和罗五桂想得简单,仁川离汉城最近,在这里上岸,不必大打出,只需显示存在,威慑已经十足。至少能让朝鲜人低头,正视福华公司的存在,进而求助于英华约束公司行为,这么一来,朝鲜国门也就开了。
可他们忽略了仁川的地形,此时的仁川只是个简陋的小渔港,复杂的海道,高达七米的潮汐落差,大规模登陆就是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尽管范四海和罗五桂的目标仅仅只是送几百火枪兵几门火炮上岸,但没有正规海军出马,测量海道的技术段匮乏,更没有海军情报司的资料支持,福华公司的船队又全是深底海船,结果在落潮时,深入海湾的四艘先导战船搁浅,登陆计划也泡了汤。
船队因此而乱,一面抢占月尾岛,一面放下所有舢板小船护卫搁浅战船。船队总领罗五桂深深自责,广派人,将仁川周围的地形海情从里到外摸了个透。他自没想到,自己这亡羊补牢之行,还为将来之事立下了大功。
“海寇”在仁川乱成一锅粥时,汉城更乱。仁川的地方官第一时间就将海寇出现的消息报了上去,城中官民一片哗然。
大王李昑已被软禁景德宫,李光佐实质摄政,崔成姓控制了汉城府防务。李光佐先令京畿左道兵马节制使黄焕中领兵去仁川抵御海寇,可黄焕中跟被杀的黄远同为勋旧派,还沾亲带故,估计是担心李光佐趁收拾他,仅仅派了小部队,装模作样地打探,不敢出动大军。
李光佐无奈,转调京畿右道兵马节制使金承允,金承允却说,仁川归属左道,没有大王的诏书,兵曹的调兵令,五军营的虎符,光靠领议政的令,他可不敢调动兵马越境入右道。
李光佐的少论派控制了议政斧、承政院,再通过崔成姓控制了内廷,可他终究无法一遮天,再控制住掌管军事的五军营。不得已,他亲入景德宫,想说服李昑颁下诏书。
“为了你们心中所谓的朝鲜道统,就罔顾天下大势,跟贼人年羹尧同流合污?这是要让我朝鲜坠入万劫不复之地啊!既然你已走到这步,还要孤帮你?妄想!”
李昑可不糊涂,海寇是小害,李光佐才是大害。他真要颁下诏书,调度外道兵马,兵权就握在了李光佐上。崔成姓虽跟从了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衙内
奸佞国师妖邪妻
大魔王她回来了[全息]
丹武双绝
木叶锅王
妈咪太小,总裁太霸道
雁的历程
大宋茶商
快穿:白月光逆袭攻略
大神你马甲又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