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7章 汴京往事(1/2)

蔡汴纠缠了一夜,待他离去后,林知行将自己泡在冷水里,拼命地想洗掉身上那些耻辱。

想到科考那年,他意气风发,从没有想过,他会被困在这个阴暗的犄角旮旯里。

太兴七年,林知行十九岁,满怀抱负,进京赶考。

他是举子,凭官府解状便可乘坐官船,一路由官兵护送。

船上除了林知行,还有很多达官权贵,而蔡汴就是其中之一。

在一个雾气弥漫的清晨,蔡汴从船舱出来,看到了立于船头的林知行。

山风掠过他鸦青鬓角,眉骨凝着薄霜。偏生一双眼清明如朗月。

衣摆浸着晨露凝成的冰渣,手上拿着未写完的策论残稿。

他仰头饮尽竹筒里最后一口冷茶,喉结滚动时脖颈青筋如游走的墨痕,竟比那岸边千竿翠竹更见风骨。

蔡汴拱手“兄台幸会,你可是进京赶考的举子?”

这是林知行初见见到蔡汴。

彼时,他并不知对方是鼎鼎大名的蔡雍之子。

如果能重来,他一定不会应下对方邀约,同对方成为好友。

那段日子,两人在船上经常谈古论今,偶尔说起朝治。

蔡汴从小在汴京长大,他的名字就是由汴京而来,眼界自不是寻常学子可比。

每每发言,都让林知行心中一惊,只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

对于对方的亲近,他毫无所觉,只把对方当成一个志趣相投的好友。

到了汴京,蔡汴邀林知行去他的别院暂住。

林知行再三婉拒,毅然入住了举子驿,此时他还没有起疑心,只是不想欠人情。

举子驿是八人同住,睡的是大通铺,虽然环境一般,却更适合温书。

在这里,林知行认识了同房的李守安在内的七名学子。

他们彻夜辩论,肆意地抒发自己的想法,个个朝气蓬勃,满怀对未来的憧憬。

林知行的学问在八人中,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望高中的。

只是蔡汴频繁上门,林知行也终于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

他一直视蔡雍为窃国贼,不耻其所为。

他知道蔡汴的身份,得知他一贯作风后,便与其断了往来。

蔡汴大怒,几番纠缠无果后,开始明牌,将他对林知行的心思坦白。

甚至几次让人去举子驿,将林知行强行带出来,同他吃饭喝酒。

林知行还没有成亲,从小到大,一心扑在学业上,对男女之事尚是一知半解,哪里遇过这种事。

他大骇之余,更加坚定了与对方断绝往来的想法。

而蔡汴却表示,他可以主宰林知行的未来,甚至可以让他不能参加会试。

那段时间,林知行肉眼可见的消瘦下去。

同窗都以为是会试临近,他压力过大,只有李守安撞见过他与蔡汴争吵,知道一点内情。

这种事林知行无法同外人说,也没有地方说理。

他只能胆颤心惊地等待会试,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在交完卷后,就直接晕倒了。

高烧三天不退,舍长请的大夫,其实是宫里的御医。

林知行会试前曾以死相逼,蔡汴不敢逼得太过。

会试过后,林知行打听到翰林学士孔老与蔡雍不睦,虽品级没有蔡雍高,却因是三朝元老,而备受陛下信赖。

他费尽心思,拜孔老为师,想以此威慑蔡汴。

那段时间,他天天住在孔府,外人都以为,孔老要招他为婿。

他唯一一次落单,是在看榜那边,蔡汴的人大庭广众之下,将他强行带到蔡汴的别院。

他被关了十天,这十天中,因刺杀蔡汴而遭到毒打。

四月二十一那天,他找了个机会,逃出别院,还顺走了院里的马车。

他一路奔袭出城,半刻不敢耽误。

半道上,他在熊耳山下救下一个女子。

那女子说有人要杀她,可那时他自身难保,只能带对方走了一程后,将她放到路边,各自逃命。

那马是吃精饲料的,跑了一夜就不行了,最终,他还是被蔡汴抓了回去。

蔡汴说,他已经疏通好关系,在开封府给他安排了个闲差,可以一辈子待在汴京。

林知行被锁在别院里,蔡汴对他的偏执已接近疯狂,哪怕次次见面剑拔弩张,刀剑相向,对方依旧是不死心。

转机出现在半个月后,林知行的任命书下来后,蔡汴把屋里的摆设瓷器都砸了。

这时他才知道,他被任命为定远县县令,而蔡汴之前安排的开封府孔目官,变成了李守安。

蔡汴很生气,要去找幕后之人算帐,却被他父亲拦下,并且三令五申,让他放林知行去定远县上任。

蔡汴不依,依旧扣着林知行。

数日后,蔡府的暗卫找到别院,要强行带林知行离开。

蔡汴这才松了口,说会亲自送林知行去定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九星圣主 重生放飞自我 苏小花的男校初体验 九龙血脉 补天御宇记 万古最强宗 修士的厨神生活 开局小姨子陷害,反手掠夺太阴之体 万界从斗罗开始超神 明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