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早就把过去的自己,当柴烧了(2/4)
,让她知道了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
他所说的“简直不相信你喜欢文学,你读过很多很多的书。”并不是要她直接讲她在书上看到了什么,而是要举一反三。要把从书中所学到的道理和为人处事,活学活用到实际的生活之中,活学活用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之中。
可是,看书有五个层次,第一层是通俗小说,第二层是文学名著。第三层是经史子集,第四层是哲学,第五层是逻辑。
在那时,她直把文学名著当作了通俗小说和《故事会》来看,甚至还嫌弃它不够精彩。就是最简单的那种小杂志,与民间文学同类水平。她只管表面的有趣与无趣。
就像一个男子娶一个女子,只管她妖不妖艳。就像一个女子嫁一个男子,只管他帅不帅气。肯定是要出大问题,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的。
以她当时的水平,恐怕是连《故事会》也没有看懂。直到这么多年以后,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才勉勉强强能够读懂。
她还差得远呢!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并不是因为它的故事有多吸引人。而是它思想的深刻性,在语言,结构,叙事技巧上卓越的艺术性。它持久的生命力和人文关怀,以及开放性的,丰富的解读空间。
它跨越时空,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年代,依然可以被阅读,被欣赏。它不断地教人思考,不断地引导人思考,它教给人一种思考的方式。
它的故事远远不如通俗小说那样猎奇猎艳,引人入胜,它就像娶到一个贤妻,它助的是基业长青。能够大浪淘沙,能够世代留存的,恰恰是中规中矩的。妻贤夫祸少,夫贤妻心安。是古训,可不是古板,要懂的人才懂。
可是,她却偏偏只知道盯着它的故事看。
冼锐本来是一个丰富的人,一个优秀的人,优点远远大于缺点。可是,她却偏偏花去了大量的心力,去盯着他的缺点看。
书是固定不变的都读不懂,又怎么能够读懂人?
业余时间,她学习了简单的舞蹈,学会了游泳。她像那些年幼的孩子学习兴趣班一样,把自己的童年来不及学的,重新学过。在出水的一刹那,她的身材是如此地姣好而恰当。
画画与弹琴之类有点遥远。没事的时候她会去看画展,看时尚杂志,用磁带听莫扎特,贝多芬。
一有空隙,她会用心地做饭,用心地搭配。会唱几首不跑调的歌。
原来,生活竟是这样地多姿多彩。
她当年,确实是什么也不会,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