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莫名其妙的玫瑰花(2/4)
就像那大鱼,就像那烈马一样,舒展开了身子,他马上就无比地清醒了。
他用一句话,就精辟地总结了像开小店的女子,像水晶妹,像她这样的小镇女子。他说她们:“你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就全是废话。”
面子易仿,里子难学。她们和城里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外表已经看不出来,一开口就露馅。
她身边的男孩子,没有一个像冼锐那样,一句话,就这么精辟地说准了她们。他有这样的火眼金睛,又何需他母亲为他做主,又何需让他母亲为他操心?
所以,她现在最重要的是弄好自己。明明不是西施,就不要去相信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了。在厉害的男性眼里,西施如果仅仅只是拥有美貌,那都还远远不够。
事实上,历史上的西施本来就未必存在。即便是传说与文学作品之中,她本来就是才貌双全的。
自己不行,再好的运气也没有用。婚姻,说到底就是旗鼓相当,蒙混不过去。婚姻,从来都不是雪中送炭,而只是锦上添花。如果要添那一簇花,那必须得先有那一段锦。
父亲和母亲的婚姻就是。
当年父亲一心想留在部队上,然后娶一个城里的女子。既然没有能够留下来,能娶到20里之外能写会算,又还比较漂亮,并且劳动力还不错的母亲,那也是他最好的选择了。
生活,真让人觉得,心酸而无奈。然而,谁又不是呢?难道,冼锐就不心酸,就不无奈吗?
母亲如果知道她这样想,一定会说:“上海人民看不起全国人民,那全国人民都不活了?上海人民还说他们,很难呢!”
母亲从来不相信风吹灭了蜡烛,她像革命战士一样,有很多的豪言壮语。她不愧是军人的老婆,做过女民兵,又是自由自在的独生子女。她是乐观的,有智慧的,知道量体裁衣。原来,她并不柔弱,她的眼泪说掉就掉,掉完就好。
她也知道一对完美的夫妻应该有的样子,那就是给父亲看病的冯叔叔和阿姨。
叔叔从小是个孤儿,并且是外地人。他14岁下乡,在附近的农村里长大。他在乡亲们的共同关爱下长大,他们推荐他上了工农兵大学。
他自学成才,是西昌城里很有名气的医生。他很包容,也很友爱,他对乡亲们很好。他总是用他精湛的医术,默默地回馈他们,甚至免费给那些看不起病的乡亲看病。
他也很宠爱比他小九岁的阿姨。阿姨是豆瓣厂的工人,但是没有去上班。她每天都跟着叔叔到处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