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76章 北方遭遇了雪灾(2/3)

“暂时还没有,否则就能打听到家里人的消息了。”韩松岩摇头,问道,“吴兄,你说我们可要回去看看?”

吴先民眉头紧蹙,当即否定道:

“春闱没几个月了,此时回去,怕是赶不及参加来年春闱,你我两家的家境都不好,几乎是举全家之力才供你我二人读书考科举,若是这次放弃了,岂不是要再耽搁三年?”

“还有,近日雨雪霏霏,连月不开,往北边的路怕是也不好走。若是你我家里人决定南逃,但你我二人又北上,双方错过了该如何是好?”

“那吴兄,你说该怎么办?”韩松岩问道。

“只能寄希望于朝廷了。”吴先民说道,“当地官府人手有限,但朝廷总会派人去赈灾的,你我这段时间召集北方学子,联名写一封请愿书送到府衙,相信朝廷看到后,会对北方雪灾更加重视。”

“吴兄说的是,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去。”韩松岩说着,两人起身就走。

沈忆舒全程听完了他们的对话,扭头吩咐红玉:

“你去打听一下,北方雪灾情况如何,再看看南逃来京城的灾民有多少,如今都集中在什么地方,弄清楚之后,着人开设粥棚,为灾民施粥。”

“另外,吩咐我们的几个成衣铺子,做一批冬衣和棉被出来,不需要样式多好看,最重要的是保暖。若是朝廷腾了地方安置这批灾民,就把冬衣和棉被捐过去。”

“是,奴婢这就去办。”红玉领命而去。

绿柳为沈忆舒续了一杯茶,脸上露出回忆之色:

“从前,老爷和两位少爷没去世的时候,也经常搭棚施粥,救济百姓,姑娘原先贪玩,哪怕身体不好,也跟着去凑过几次热闹。”

沈忆舒似乎也想起这件事,不由得笑了笑:

“父亲在世时,确实是江南出了名的仁商,他赚钱归赚钱,却也经常开设粥厂、造桥铺路,江南沈家的老宅里,还放着当时官府送给他的牌匾。”

“奴婢记得,上面写的是‘积善之家’。”绿柳说道,“如今姑娘也要秉承老爷的遗志,要做个仁商了。”

“总不能令父亲蒙羞吧。”沈忆舒说着,又道,“走,我们先回去,问问紫苏沈家有没有从北方回来的商队,若是能从商队了解更详细的情况,确定北方灾情,我也好提前做准备。”

光是搭建粥棚、给灾民捐赠棉衣棉被是不够的。

毕竟能逃来京城的人只是少部分,那些更需要帮助的老弱妇孺,反而无法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