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不敢想象(1/4)
后来即便卢象升丁忧回乡守孝,但天雄军却留下来了。不得不说,天雄军的战斗力比起九边重镇的边军强上那么一点点,平日里也有些跋扈,难免让宣府的老将们心存不满,一直未能完全融入边军体系。
实际上任何一个团队,老人对新锐总是有些戒备的。况且,朝廷每年划拨给九边的军费本有定数,层层克扣下来本就没有多少。如今又多了天雄军一两万张嘴巴,他们多吃一口,自己就要少吃一口。
孙元的渤海所参将一职乃是卢象升推荐的,而且听人说卢总督对此人也是青睐有加。所以,孙元的额头上有印了一个天雄军老人的标志。
这一年多来,天雄军和宣府镇的将门士卒诸多不和。恨屋及乌,宣府的老人们对孙元此人也是非常不感冒,平日里也没多孙元往来,至于粮饷器械军费银子什么的,更是一样也无。
杨国柱在孙元去渤海所之后,更是一次也没去那里视察过,对于宁乡军的情形也是陌生。京中虽有传言,说宁乡军乃是一等一的强兵,非常能打。可在他看来,宁乡军乃是天雄军的一部,虽说比边军强上一点点,可也强不了多少。孙元以前之所以立下那么大的功劳,大约是敌人太弱,而卢象升有意提携的缘故。
至于上次斩杀阿山一事,建奴人本就少,而当时宁乡军、川军加上京营都快两万了,拿下只有一百真鞑的建州千人队并不希奇。
宁乡军总共才两千来人,扣除辅兵,能有三百家丁就算是不错了。
一想到这点,杨总兵也懒得理睬孙元。
所以,这一年多以来,孙元部在渤海所,几乎处于无人过问,自生自灭的处境之中。
现在,听孙元当着自己的面问卢象升讨要粮饷,杨国柱以为他这是在告刁状,心中有一股邪火拱起来,很干脆地拒绝了。
见杨国柱喊没钱,卢象升叹息一声,对孙元强笑道:“杨总兵那边也是困难,孙元,要不这样,你军中所需的粮饷器械,本督下来以后再替你想想办法。”
“如此多谢督师。”孙元心中大喜,连声告谢。但一看到卢象升愁苦的表情,心中却有些不落忍。据他所知道,卢象升现在也穷得很。到现在,他还欠两淮盐运衙门二十多万两银子没还吧?
据真实历史记载,就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