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世子归来(1/2)
整个金陵城,都被桓王府今日这浩浩荡荡的阵仗吸引过来了。>
真是个新鲜事,没想到活着还有机会见到这样的场面,路边的老人家都啧啧称奇。>
也有人真心为桓王高兴,毕竟桓王乐善好施,对于贫苦百姓来说,他是最亲民的那位皇室。>
人都说若是遇到困难实在无力解决,可上登乐观求桓王。>
无论事情大小,桓王能帮则帮,因为百姓对桓王是发自真心爱戴。>
看着楼下一派热闹景象,百姓们夹道欢迎桓王归来,程寄书不自觉就湿润了眼眶。>
天启三年,雁州的百姓,也是现在一旁,夹道送别父亲。>
那一年,她才十三岁。>
看着百姓们发自内心对父亲的不舍,程寄书心里也很难受。>
父亲出城的时候,她穿着铠甲和母亲站到了城楼上。>
旌旗飘扬之下,她朝父亲跪拜告别。>
这一跪,若有守城的将士都跪了下来。>
父亲朝她用力挥了挥手,潇洒地转身,融入那长河落日的尽头。>
谁能想到,那是她和父亲想见的最后一面。>
如今没想到在这金陵,竟然也看到了这个景象。>
讽刺的是,金陵的百姓是欢欣迎接他们的桓王,凭什么雁州的百姓却是要悲伤送别程帅。>
呵!>
程寄书看着那远处的马车,一点点攥紧了拳头。>
不知桓王,可还记得自己犯下的错?>
不知桓王,这几年,可还能睡得安稳?>
彼时,桓王府门口。>
二十几年来极少打开的桓王府正门,今日却打开了。>
府门口张灯结彩,连门上的铜环都铮铮发亮。>
府前,桓王府内一众仆从家丁有序,恭敬地等候前方马车的到来。>
若有心人注意,这桓王府倒是老仆巨多,这些年来,桓王府真当固守冷清,这些老仆就是证据。>
而少数的几个年轻人,也是这些老仆的后代。>
在这些人里,最中间的是府内最有身份的老管家,平日里打理着偌大的,没有主子居住的王府。>
当马车停下的时候,玄参拉起车帘,车里赫然坐着两个人。>
一个是穿着道袍的桓王,旁边是一个年轻戴着银质月牙面具的年轻男人。>
想必,这人就是桓王独子了。>
即便看不全他的脸,从他的仪容风度来看,他的长相,必定不让任何人失望。>
毕竟,桓王与桓王妃当年也是惊才绝艳的一双璧人。>
见车内人都下来可,两侧奴仆府丁皆跪下,大声喊道,“恭迎桓王与世子回府!!!”>
这时,有人搀着一老嬷嬷出来,嬷嬷一见世子,眼泪扑簌簌地流下。>
“世子爷,您终于回来了。”老嬷嬷沙哑地开口。>
阮仲容一看嬷嬷这样子,大步走过去拉起嬷嬷苍老的手。>
“时嬷嬷,别来无恙。我今日回来,再也不会走了,您不用担心了。”>
说着,便抬手替老人家擦去眼泪。>
是的,他回来了。>
桓王府传闻已夭的世子阮仲容,如今真真切切地回来了。>
从此,这桓王府又将大变样了。>
就让金陵起的风,吹得更猛烈些!>
自桓王府世子归来的消息不胫而走,自然而然,南帝和定国公也很快便知晓了>
章孝正本还沉浸在儿子归来的喜悦里,这才半天,一听到桓王的儿子回来了,他一口老血没忍住。>
安静了这么久的桓王,这一出是为了什么?>
而宫廷内部,南帝听闻桓王有子,而且都二十好几了!>
自己竟然什么都不知道,怒火直涌心头。>
他一直都把桓王当做楷模,私心里以为桓王也视他如己出。>
可笑!可笑!可笑!>
此时,门外传来太监通报声,“贵妃娘娘求见~”>
南帝摆摆手,李公公尖着嗓子喊道,“传!”>
这时,门外走进一穿着九重宫纱的女子,梳着望仙九鬟髻,款款而来。>
她身姿丰腴,花容玉貌,肌肤娇嫩,一开口,声音绵软让人沦陷。>
“陛下,这又是发什么火呀,是怪臣妾来晚了吗?”说着便坐下,自然而然往南帝怀里靠去。>
美人在怀,温香软玉,这场面好不风流。>
南帝搂着贵妃,埋头在她脖颈间深深吸一口,一种香甜又不腻的味道,萦绕在鼻息之间,十分令人陶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仙誓
最后一根骨头
我不会武功
八零换亲,娇软美人嫁绝嗣大佬一胎三宝
交际花魂穿乱天下
星尘物语
我想独自美丽[快穿]
都市最强战帝
武侠之独孤九剑
超级修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