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2/4)
浅饮了几口茶,放下茶盏后,才慢悠悠地说:“本宫觉得大阿哥提议甚好。”又道,“昌瑞山那么大,让出一块地又何妨。”>
七福晋急忙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民间有规矩,早夭的孩子不能葬到祖坟里。给她寻个安身处,是积德行善的好事。七王爷非说是山野村民的无稽之谈,是老百姓想占皇家风水编的谎话。坚决不同意。我刚跟他吵了一架。”>
佟宝珠指点道:“此行迁宫带队的是太子,让大阿哥去问问太子的意见。”>
如佟宝珠所想,善良的太子当即就应了。她没想到的是,不知内情的太子对大阿哥的行为,十分感动。>
认为大阿哥特别的孝心。>
深情地说:“大哥,吾代两位额娘谢谢你。”>
大阿哥挠挠头:“太子弟弟要是真想谢,赏我三百两银子吧。我安排人给柳寡妇家修修房子,院子里再打个井。”这样能把扣的三个月岁俸补回来,还能赚点。>
太子为难:“吾这里没银子。”>
大阿哥:“太子弟弟可以下令让礼部拨款。”>
太子没单独出过宫,也没人给他讲过有关银子的问题。他对银子的多少还没有概念,问道:“三百两够吗?”>
大阿哥狠了狠心道:“不太够,那就一千两吧。我再让人给她买五亩地。”>
三月初九。>
两位皇后同奉安地宫后,小杏花在大阿哥的主持下,在景陵不远的一处朝阳山坡上落葬。>
镇子里很多人去观看,十分热闹。>
柳寡妇跪在坟前念叨:“杏花儿啊,你在那边要好好伺候娘娘们啊,娘在这边等你回来……”>
独自完成了一件大事,大阿哥心情前所未有的好!感觉自己像是一位顶天立地又无所不能的英雄好汉。>
同时意识到,不上战场打仗,也能成为好汉。>
纯亲王趁着他兴奋之际,给他讲了君臣礼仪。告诉他太子是君,他是臣,不可僭越之类的话。没等他准备的话说完。>
大阿哥嘿嘿笑道:“我现在还小,等我像七叔那样,娶了福晋出宫另住之后,再遵守规矩。”>
纯亲王觉得他说的十分有理,后面的话便没再说。>
给两位皇后迁宫之前,钦天监查黄道吉日,礼部罗列了可能遇到的种种意外,以及应对方法。尤其是逢着下雨天,到处是泥泞不好走这种情况。为了不耽搁日子,特意把行程安排的很宽松。>
岂料整个过程出奇的顺利不说,还出了一段佳话。>
跟随迁宫的人,还在回京路上,京城里的人都知道了两位皇后是送子娘娘和九天玄女娘娘下凡的事。>
传得神乎其神,甚至有人说,在三月初九那天看到昌瑞山上升起了两道白光。>
那是两位娘娘升天,位列仙班。>
私报头条刊登了一篇名为:《天上神仙护佑大清江山》的报道,刚一发售就抢购一空。>
康熙听了这个传说,极是高兴。已故的皇后是神仙转世,那他这个一国之君更是神仙转世。老百姓相信皇家有神仙护佑,有利于大清江山稳固。>
所以,当他听说大阿哥病了,停留在巩华城,贵妃娘娘和太子殿下留下来陪护这样的消息后,吩咐道:“让贵妃回来,有太子陪着大阿哥就行。跟他们说,三日之内没好。朕派太医过去诊病。”并在暗中作了安排。>
朕还会不知道你们的小心思,这是想在外面玩儿呢。这趟差事办的不错,就放你们三日的假,如你们的心意吧。>
康熙这个决定,到次日就后悔了。因为巩华城那边传话回来说,贵妃不放心大阿哥,执意要陪大阿哥。>
等到了晚上,他更后悔了。>
三月十二日晚,九个月身孕的觉惮氏发动了。消息传出去之后,储秀宫里聚拢了不少人。>
淑妃就在储秀宫里居住就不说了,暂时负责后宫事务的惠嫔、僖嫔、宜嫔和荣嫔都去了。>
另外,还有太皇太后和太后派的人。>
人是不少,但没有一个站出来主事,怕万一有个意外担责任啊。折腾到半夜没生下来,产婆按着惯例,先行问:“万一有事保大还是保小?”>
谁都不敢决定。>
淑妃说:“向太皇太后请示?”>
苏嬷嬷道:“太皇太后年纪大了,早说过不管后宫事务。”>
太后宫里的田嬷嬷道:“还是请示万岁爷吧。”>
各自为各自的主子着想,不愿她们担这责任。>
康熙半夜被唤醒。>
听了这个请示,气恼极了。这种事,是能明着问的吗?他能当着众人的面,说保皇嗣吗?>
回话说:“都保。”>
不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农家锦鲤小福女
探虚陵现代篇
琉璃漫影
君**
种田:带着傻夫逃荒后暴富了
诸界至尊
霸宠狂妃:邪王慢点宠
(ABO)军校生
圣墟(圣虚)
被赶出娘家当天,我和首富闪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