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〇五章 南洋风云之十四:新河仙镇(上)(1/5)

1773年春,南洋的旱季到来了。

乞塔德离开了新加坡准备前往河仙镇。

此时,距离特鲁琴拿下该地过去了整整一年。

此前,整个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及其周边群岛的华人包括刚刚遭遇惨败的天地会众十余万人已经迁到了河仙镇。

菲律宾约莫七万多人也迁到了那里。

加上先期抵达那里的一万户日本移民、一万户朝鲜移民,以及本地的近五万户华人、高棉人、广南人,河仙镇的人口已经急剧膨胀到五十余万!

而经过一年的建设,西边的河仙城、中部的帖木儿城(芹苴)、东边的西贡、头顿已经初具规模,有乞塔德在一旁盯着,作为首府的帖木儿城已经完全落成了。

多亏了加西亚的二十艘退役改成民船的蒸汽腾吉斯,没有他们日夜穿梭在南洋群岛之间的茫茫大海上,特鲁琴是不可能这么快将这么多移民迁到河仙镇的。

帝国之所以最近几年虽然每年财政收入远高于欧洲各国,依旧捉襟见肘,就是因为大头都花在移民上。

幸亏先后有巴巴里海盗财宝、西班牙本地白人基金的加持,否则,就算财大气粗的特鲁琴也是吃不消的。

除了加西亚的短途移民,特鲁琴正常的每年五万户,一百艘腾吉斯的远途移民依旧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每户包括船费、旅途花费、安家费加起来最少要一百个银币,为了让移民安心,特鲁琴帝国在移民到来之前,本土的国营建筑公司在冬歇其间在当地人的支持下一早就将他们的村舍建好了。

当然了,特鲁琴的支持也不是没有回报。

之前,他们的粮税都是两成,不过在移民抵达后,在接下来的五年内他们每年需要缴纳三成,实际上就将一百个银币还回来了。

特鲁琴政府损失的不过是利息。

加上国家现在已经拥有了中央银行、国营商业银行、引入的欧洲商业银行一整套金融体系,可以缓慢地按照库存的银币逐步加杠杆发行纸币。

每年五万户移民虽然是一个极大的负担,但总算不会让特鲁琴帝国的其它正常开支,比如交通、水利、研发等开支受到影响。

得到西班牙人的钱财后,除了留存一千万在河仙镇(涵盖整个远东地区),剩下的一千万就可以无耻地扩张到三千万,可以满足三年的移民之需。

这是因为,特鲁琴时下已经有了两支专司跨洋移民的大型船队,每支船队有一百艘腾吉斯,每年可移民十万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台湾娱乐1971 玄霸九天 五虎征西 罗雀屋的杀人舞台剧 宠上懒妃 噩梦之城 我在三界找兼职 天外来客之苏满 与你沉沦[娱乐圈] 都市之大神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