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21章重病(1/2)

赵卓因为为赋予了上朝听政议政的权利,同皇兄们说起话来,就不似以前那般完全插不上话。

虽然他以前也有自己的方法可以知晓朝中大事,可毕竟在其他皇兄眼中,他却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

而此番,到底没有人敢再轻视赵卓的意见了。

可莫名的,赵卓却觉得脑后有一道视线在盯着他,他回头看去,却见着沈君兮一脸窘色地跪坐在纪蓉娘的身旁,而一旁的昭德帝和纪蓉娘都是一脸看好戏的神情瞧着他们俩。

这是怎么了?

赵卓几乎没有多想地就往沈君兮身边而去。

纪蓉娘瞧着,就忍不住掩袖而笑地看向了昭德帝。

而昭德帝也难得好心情地调侃着赵卓:“朕今日可真算见着了什么叫心有灵犀,知道我们在刁难你的小媳妇么?”

赵卓已是二十有三,再加之在军中历练的这几年,长得比其他几位皇子更为高大挺拔,又因其生母张禧嫔生得美艳,真要算起来,可称得上昭德帝最为俊美的儿子。

听得这话,赵卓也知道昭德帝是在同他玩笑,也就瞧向了昭德帝身后的福来顺。

福来顺见今晚的气氛很好,也就笑着同赵卓道:“刚才皇上和皇贵妃娘娘在问寿王妃,什么时候可以添一个寿王世子出来。”

赵卓一听是为了这件事,心里莫名地松了一口气,笑嘻嘻地同昭德帝领了命,回去就同沈君兮胡闹了起来,并美名其曰是奉旨行事。

可即便赵卓干得很卖力,沈君兮的小日子依然如期而至。

瞧着喝红糖水的沈君兮,赵卓就有些失落地道:“看来为夫还是不够尽力呀!”

沈君兮听着,就横不得将手里装着红糖水的炖盅砸向赵卓。

他这个人,现在还真是什么话都敢说了。

过完了年,天气是一天暖过一天,宫中却传出曹太后染病的消息。

说是最开始只是染了些风寒,太医们也就给开了解表驱寒的方子,几副药下去,恶心作呕的病症倒是没有了,却开始碎碎咳起来。

一开始,曹太后本人也不甚在意。

毕竟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染了病,哪里会好得那么快?不过是慢慢养着就养好了。

可谁知那咳嗽竟是越来越厉害,而且是人醒着的时候不怎么咳,可只要一躺下,就开始咳起来,而且一咳就要断断续续咳上一炷香的时间,不管怎么化痰止咳都没有用。

如此一来,根本休息不好的曹太后也就日渐消瘦了下来,体力也渐渐不支,以至于过年时昭德帝办的那场年夜饭她都只能临时的决定不参加了。

曹太后身体不适,做为宫妃的纪蓉娘和黄淑妃等人本来应该是要上前事疾的。

可曹太后并不信任于她们,往往只让她们请个安就打发回去了,到后来曹太后的精神头一日不如一日,就连这些人的请安也免了。

她只留了太子妃曹萱儿在身边,就连平日里最喜欢的皇太孙都不准进入慈宁宫,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把病气过给了皇太孙。

为了这事,昭德帝也急了起来。

虽然他们母子两在有些事情上有些意见相左,可曹太后毕竟是昭德帝的生母,他不可能真的不闻不问。

只是这样一来,他也就变得无心政务,又把朝政这一块交到了太子赵旦的手上。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这次接手政务的赵旦比之前就要审慎了许多,何况还有两个兄弟在一旁盯着,更让他觉得自己不能弄出什么差错来。

可巧这个时候,户部侍郎上书,请求在全国境内推广种植苞谷、土豆、红薯等物,一时间引得朝臣议论纷纷。

他们这些惯于吃白米饭的人,平日里连面食都吃得不多,又哪里吃过什么苞谷、红薯?有些人更是闻所未闻。

而且这些朝中大臣,多是有钱人家的子弟,即便是出自农家,那也是平日里不事生产之人。

对种田一无所知的他们在听闻这些作物长于荒山野地里之后,更是有人嗤之以鼻:“不过是些荒野之物,有什么好推广的?这农人都是看天吃饭的,这一季的收成若是不好,这一年就都白忙活了!”

面对朝中这一边倒的议论声,平日里就很是优柔寡断的赵旦就更不好做决定了。

赵卓是带过兵的人,也亲自吃过苞谷面、啃过红薯头,可原本最有发言权的他只要想说话,就会被太子赵旦打断。

原来太子赵旦已经感觉到了深深的危机感。

他也知道在昭德帝的心目中,自己的分量远不及这位从南诏打了胜仗回来的幼弟!

既然是这样,他就不能让赵卓在这朝堂上更有存在感,甚至在他的心里,只要是赵卓提出的来,他一定会反对,只要是赵卓所反对的,他一定会赞成!

两次三番之后,不止赵卓,就连赵瑞也发现了这一点。

推广种植苞谷和红薯是赵卓向谢阁老建议的。

谢阁老得知了沈箴在贵州的种植经验后,觉得此法可行,才授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穿到十年后,冷戾夫君把我宠懵了 全能女仆退休后[快穿] 明末大权奸 地府朋友圈 让你当收尸人,你却在抓诡降妖? 毒女重生:锦绣风华 影视从小欢喜开始 异世修真邪君 幻世之刺客传说 陈飞宇苏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