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九章 投石问路(3/4)

>

小池底建三道泄沟,沟下再建大池:深一寸许,方圆十丈,底、壁也以陶砖铺就,以生漆填缝。

小池外需栽柱立棚,棚顶需担重木立成龙门,更要可拆可合……”

其实很简单:建一座大池子,里面放几十只导热良好的铁箱子。池和铁箱里均倒满水,再用干净的牛羊皮或干净的牛羊肠衣裹上热蜡塞缝,以免池中的铵水污染铁箱中的净水。

到时池内的铵水一结冰,铁箱里的净水自然也能结冰。

也必须得用铁箱分开:氯铵这东西虽是药,却也是毒,摄入量过多会使人神经错乱、甚至昏迷……

等铁箱中的水成冰后用滑轮绳索起出,再将池中含有氯铵的冰砸碎晒化,放入大池后晒干,氯胺就能析成晶体,可重复利用。

这样的池子李承志计划先建三个。如果不遇阴天,预计一天可出冰五次,差不多就是两百方,合十六万斤。

也别说卖到冰比精米、一斤足要两钱的价格,折一半,只卖一文,一天就是十六万钱,刚好合一千金。

李承志要求不高,就算冰化掉一半也是每日五百金。氯铵可以重复利用,最大的成本只是人工和水,每天二十金都绰绰有余……

工匠哪管那么多,自是雇主如何交待他们就如何做。但高湛却越听越是惊讶:除了酿酒,他再想不到再造什么东西需要这么大的池子。但酿酒需要发酵,最忌暴晒,从未听过有建在室外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他急的都要冒火了,李承志嘿嘿一笑,揽着高湛的肩膀下了阁楼:“现在就让子澄兄看看,我约你做的是何营生……”

若是常人搂他,高湛早两拳上去了,但换成李承志,他却无一丝不适。

一是顺眼,二是不出意外迟早都是亲戚,三是高湛一直记着高猛信中的话:狂放不羁,目中无人……

连大兄都是说怼就怼,连汝阳王元悦都是说打就打,被这样的人物搂搂肩膀怎么了?

进了房中,让李睿守好左右,李承志才让高湛见识了一把什么叫“化腐朽为神奇……”

桶里加了硝粉,里面的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了冰花。最终虽只冻了一桶冰糊糊,但高湛依旧被惊的浑身直颤,上下牙直打架:“妖……妖法……”

他一时情急,竟把这桶里的冰和宅外的坟地、邙山联系到了一块。

怪不得李承志要在坟地里租宅……

妖你妹?

李承志瞪了他一眼,低声说道:“什么妖法,顶多是道术,《抱朴子》的《三十六伏水丹》看过没有:‘硝以汞合,置石下成银霜……’,就是这东西。”

高湛惊道:“你还说不是炼丹?”

“炼个毛,这是冰、冰……”

李承志想抓狂,抓过一包硝粉塞他手里:“你上你也行,来……”

“真……真的?”

“还能有假?你回府一试便知……先谈正事……”李承志指着桶说道,“我若一日产冰十万斤,一斤只定价一钱,你能日售几何?”

卖冰?

看着桶里的冰花子,高湛恍然大悟:原来李承志所产之物是冰?

日产十万斤,怎可能?

但一想到李承志让工匠制的那池,高湛又恍然大悟:所谓的十万斤,也才是五千余斗(量器,约10000毫升),五百多斛(一斛十斗)……

高湛想了好一阵,才踌躇道:“一斤一钱,那一斗就是二十文……倒也不算贵……就是不知京中有无这般多的人用的起?”

高湛担心的不无道理。

这玩意一斗也就差不多书包那么大,化慢点也就能坚持一到两个时辰,普通百姓肯定用不起,就算七八品的官员,也不一定舍得天天用。

所以虽稀罕,却不一定好卖。

“谁让你整块整块的卖了?”

李承志轻笑一声,又沉吟道,“等池建好也得三两日,到时再教你怎么把冰一斤一斤的卖出去。

眼下你先忙这几桩:派你高氏部曲防守宅院……这冰虽是以硝所制,但其中还有其它秘诀,不然难以成冰,所以一定不能泄密,不然就成了大家人的生意了……”

“这是自然!”高湛重重的点着头。

“第二,还是以防泄密,所以核心工序依然要用你高氏家仆,大致三五十人就够了。

第三自然是制售,子澄兄回府后挑一些机灵且忠耿的,挑好后知会我,我亲自教授……第四……”

李承志稍一沉吟,又极其郑重的说道:“此乃暴利,为免落人口实,诸般首尾一定要提前料理……

你回府后可请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我家客厅有个副本 我的老千生涯 年代文女配靠做小吃发家致富 李凡林青青 穿书假千金求下线 道门往事 我的彪悍人生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重生之金融大亨 最后的符咒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