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外(1/3)
方圆足有三十平方公里的一座萤石矿,即便被风吹的再碎,还是会在地表上留下不少痕迹。>
刚过正午,李丰就派人回报,说是发现了许多如郎君所说的,那种花花绿绿的石渣。>
李承志大喜,当即就令全营出动。>
一营守寨,四营挖矿……合黎山下人多的就跟蚂蚁似的……>
看着堆积在眼前的荧石越来越多,李承志浑身上下的三万六千个毛孔都在笑。>
就说么,上千年来,谁都不知道这里有这样的好东西,怎可能不便宜自己?>
发了……真的发了……>
别说杏果大的夜明珠了,最大的一颗,足足有篮球大,雕出一颗夜里能发光的碧玉西瓜都够了。>
李承志努力的压制着兴奋,低声给李松交待道:“明日我先走一步,你后面想办法派人,将这东西运过来,能运过黄河即可……”>
以李松的能力,不管是扮胡人也罢,还是扮商队也罢,也就只能运到陇东了,不然十之 就可能露馅。>
但只要能到陇东,就等于进了自己的地盘,李承志再想办法运进关中,接下来找玉石工匠雕磨,以及如何卖出去,卖给谁等等,都不算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他又给李松交待了一些如何采挖、如何动输,以及防破损的细节。>
等交待了个大概,天也近黑了。>
数千士卒护着两辆马车,不紧不慢的回营。>
这两车之中,全都是拳头大以上的荧石晶体,什么颜色的都有。光是带绿的荧石,足有半车。>
不过都是原始矿石,还要筛选挑拣,肯定雕不出这么多的夜明珠。>
但只要能雕出半车的三分之一,李承志做梦就能笑醒……>
……>
夕阳西下,月上枝头。>
山下刮着微风,胡杨树随风摇曳,树影忽大忽小,忽长忽短,像一只张牙舞爪的怪兽。>
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这座毡帐是李松这几天才从一支卢水胡部落那抢来的,所以味道有些重。>
不过很大,足有上百个平方。>
里面刚燃过柏枝,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倒不是李承志娇柔,连点羊膻味都受不住,而是用来防蚊子的。>
越是水草茂盛的地方,这东西就越多。>
要是不燃些烟,不说人会被叮成什么样,那烛焰炸的就跟放炮仗一样,不大的功夫,烛台下就能落一堆。>
除了蚊子,还有虻。>
好家伙,拇指大的牛虻见过没有?>
比蜜蜂还大,一嘴叮下去,不出半刻人脸就能肿成猪头,保证亲妈来了都认不出来。>
被咬只是其次,这东西还会传染寄生虫病。>
李承志千交待万嘱咐,让李松谨记,不管是营中士卒,还是过两月就会被运来的流民,统统不许喝生水、吃生食。>
而且不到万不得已,比如闹粮荒的时候,坚决不得食用病死的牲畜。>
开什么玩笑?>
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一场普通的痢疾,就有可能让一家灭门。>
还有就是旱獭,营地四周到处都是这玩意,那个多的呀……还不怎么怕人。>
这种家伙不是一般的肥,吃起来还贼香……>
李承志知道可能禁不住,但他还是要说:除非饿死,否则就绝对不能吃。>
白甲营可不像牧民,一死只死一家,真要染上鼠疫,就等着绝营吧……>
交待了一些琐事,李承志又开始挨个秘授机宜。>
四尺长的方案上摆满了纸张,有图有字。>
对面坐着李松,瞪着眼睛竖着耳朵,恨不得把李承志说的每一个字都刻在脑子里,神情要多严肃有多严肃,要多郑重有多郑重。>
李承志抓着一枝比食指还要稍粗的铅笔,边给李松讲解着,边画着图,并将一些要点记录了下来。>
别奇怪,石墨虽不常见,但并不是很难得,而且比起炼钢锻铁,造几支铅笔就轻松多了。>
也就是没时间,不然李承志肯定会看着李松等人,将这些图纸,这些要点全部记得滚瓜烂熟,再烧了图纸之后,他才会放心离开。>
但很可惜,最迟明日一早,他就必须得走了。>
无奈之下,李承志也只能拆中一下:先写出来交给他们,等这些人记熟之后再行销毁。>
也并非是将所有的知识教给每一个人,光是炼矿、炼钢、锻甲这三种工序,他就分成了三部分,每个人只教三分之一。>
比如李松,李承志只将如何炼焦、如何配制炼矿、炼钢时的催化和助熔剂等方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劫还是牢
EXO爱上你的心
邪龙狂兵
崩仙逆道
道君
我有一曲请君听
深藏温柔
从百姓到帝王
最强念力师
七零全能后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