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再造家国(二十三)(3/4)

阶梯,冲着周围这群无知者的耳朵大吼:“你们到底知不知道,步兵相关的职位在联省的竞争有多可怕?你们到底知不知道,被遴选进军令部工作本身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可最终,他还是忍气吞声,一句解释的话也没说:“对不起,我无可奉告!”

“你是在四月三日接到调令——也就是四月一日政变之后的第二天。”斯库尔上校毫不留情地继续宣读:“签发你的调令的人是詹森·科尼利斯——也就是政变的发起者。”

说到这里,斯库尔上校又停了下来,沉思片刻,认真地问:“詹森不是陆军学院的本部长吗?你的调令怎么是他签发?”

哄笑声更大了,费尔特少校只觉得无比吵闹。

从“四月一日革命”开始,一直到理查德·迈尔豪斯议员在演讲中公开承认“革命是违法政变”,联省陆军的实际事务都由科尼利斯上校主持。

奥尔德·费尔特很想反问坐在法官席的上校:“既然调令是四月三日下达,那不是詹森·科尼利斯上校签发,还能是谁签发?”

“无可奉告!”费尔特生硬地回答。

斯库尔上校往下翻了一页,扫了一眼,然后将卷宗放在桌上:“你大约是在四月中旬抵达诸王堡,你的任务应该是监督军械的交接、提供军事方面的建议、帮助诸王堡方面训练新兵以重建第五和第六军团。我说的没错吧?”

奥尔德·费尔特沉默以对,因为上校说的无一有错。

但是同时,少校敏锐地察觉到,虽然对方的语气仍旧笃定,却不自觉地使用了诸如‘大约’和‘应该’的字眼。

费尔特少校迅速冷静下来。

来帕拉图以前的情报,可以精确到日期;来帕拉图以后的情报,反而不那么详细了?

这或许意味着,叛军的情报来源不在诸王堡,而是在圭土城——费尔特少校心想。

但是眼下,比起抓远在内海之畔的鼹鼠,怎么挺过今天的“审讯”更要紧。

“对不起。”费尔特少校抖擞精神,深吸一口气:“无可奉告。”

法官席上,斯库尔·梅克伦也第一时间发现了受审者的情绪变化,相比步入大议事堂时的消沉萎靡,此刻的小学弟突然冒出一些无名斗志。

上校意识到,一定是自己所说的某件事情,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