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再造家国(一)(4/8)
实现如此光辉的成就,就连费尔特少校自己每每想到此处,都不禁想要为自己流泪。>
以至于费尔特少校有时忍不住扪心自问:“难道真的是我太厉害了?令叛军迟迟不敢发起总攻?还是……还是他们故意在……让着我?”>
每次有后面的念头冒出,费尔特少校都会给自己一耳光,勒令自己打消这种胡思乱想。>
他强迫自己相信:叛军之所以迟迟不敢发起近距离突击,绝不是因为他们故意不这样做,而是自己的种种努力迫使他们不敢轻易发起突击。>
倒不是奥尔德·费尔特太过愚蠢,以至于看不清形势,而是因为如果没有那一记记耳光的警醒,少校恐怕会比自己的部下更早崩溃。>
所以他选择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现实”。>
平心而论,虽然枫叶堡的设计已经有些落伍,但这并不妨碍它给敌人造成极大的困难。哪怕在联省军官眼中,它也是一座轻易无法撼动的堡垒。>
枫叶堡不缺军械、不缺弹药、更不缺食物,如果麾下有五百名合格的士兵,敌人不付出三倍的伤亡,压根就别想摸到枫叶堡的内墙。如果敌人围而不攻,枫叶堡可以守到天荒地老。>
可惜,费尔特手里只有五百来号老弱病残。>
予敌三倍伤亡这种事情干脆想都别想,更别说什么“守到天荒地老”。>
大家伙用屁股想也知道,枫叶堡肯定是守不住的,要么投降、要么死,没有充分的理由,人人都会选投降。>
因此,奥尔德·费尔特的头号难题是如何维持住这群残兵败将的士气,令他们不至崩溃——最关键的是不至“提前崩溃”。>
只要一有机会,费尔特少校就会给部下们灌输“早投降不如晚投降,主动投降不如等人劝降”的想法。>
某种意义上来说,费尔特少校并没有骗人。>
按照帕拉图人的惯例,胜利者对于战败者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可以随意处死、发卖和奴役俘虏。>
不过处死和发卖的情况,如今只会发生在对于赫德人的战争中。>
不得不说,共和制度的建立深刻地改变了这片土地。>
在过去,“帕拉图人”只是一个松散的概念,帕拉图人的战争是领主与领主之间的攻杀、统治者与反抗者之间的屠戮,杀死俘虏就是杀死敌人,所以帕拉图人从来不会手软。>
然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