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侯德尔(3/9)

拖延敌人,还能提供稳固的补给储存地,保护友军进行内线机动。即使敌人最终攻破堡垒,堡垒也足以使敌人付出惨重代价……”

“所以。”梅森指着枫叶堡,炯炯有神地问:“看看这座坚固的堡垒,再看看周围的地形、环境,你能从它的选址中学到什么?”

……

虽然围绕城池、堡垒进行攻防的战斗形式,在奔马之国不甚被重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在联盟的军事体系中,围城战术毫无争议是一门大学问,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单就攻城而言,从大营的选址到主攻方向的确定,从封锁敌方据点的手段到使用心理战术的时机,每件事都大有讲究。

在过去,这些军事知识——不单单包括围城战术——仅在贵族阶级内部口传心授,年轻贵族通过服侍高级贵族,观摩学习如何统帅一支军队。

所以当有一天他们真的接过一支军队的指挥旗时,他们自然而然就知道该怎样做。

通过这种方式,统治集团垄断了军事知识,成功使大部分起义在星星之火的阶段就被消弭。

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同样明显:只要一两代人的和平或是一次毁灭性的惨败,贵族阶级就能把组织一支大军所必需的知识丢得一干二净,只能从小打小闹重新开始积累。

甚至可能因为缺乏外部威胁,而长期停滞在小打小闹的层次。

而内德·史密斯元帅创立的联盟军事体系不存在这个缺点。

通过修道院式的军事教育,温特斯、梅森等一批又一批联盟军官不必再通过实践一点一滴总结经验,而是可以从书本上学到前人用血泪换来的教训。

但是到了铁峰郡新军这里,情况再一次发生了逆转。

除了上层建筑,铁峰郡新军的中下级军官全都是通过实战筛选而来。

他们勇敢、忠诚、直觉敏锐,同时运气极佳。比起刚刚踏入军事学院时尚且懵懵懂懂的学员,他们已经具备了成为合格军事指挥者的全部素质。

他们缺的只是知识。

温特斯和梅森不得不抓住一切机会,将知识灌进他们的脑袋。

……

……

设下攻城营地次日,猴子所在的连队领到命令,要去挖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