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困兽(4/5)
“那木桩入地至少三步深,如何拖得倒?”泰赤瞪起眼睛。>
泰赤的儿子也瞪起眼睛,神情与父亲如出一辙:“一匹马拽不倒就用两匹,两匹马拽不倒就用四匹。”>
泰赤看着儿子的模样,苦叹了一声:“怕是两腿人盼着你我如此来呀。”>
……>
筑墙的建材无非是泥土、木材和石头。>
以千秋万代计,最好使用石头,即石灰砂浆或是火山灰砂浆。>
但是温特斯并非要修教堂,他要修的是野战工事,速度才是关键。他的选择只剩下土和木头。>
木头筑墙最简便,原木一根紧挨着一根打进土里就是墙。>
然而这种方式需要数以十万计的木材,温特斯没有。他的选择只剩下土。>
泥土的问题在于不牢固,会发生滑动。>
如果只是单纯将土堆起来,土堆将自然形成一个坡度。所谓的“六尺墙角八尺壕,正墙要满七尺高”便是这个缘故。>
只是坡度如果太大,就失去了阻拦战马的意义。因此自古以来以土筑墙,最关键的技术在于“束土”。>
夯土是一个办法,可惜还是不够快。>
用羊皮囊和麻布袋盛土垒墙是最理想的方式,可惜温特斯既缺少羊皮囊,也缺少麻布袋。>
什么都没有,就只能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有什么用什么。>
苦思之下,温特斯另辟蹊径,改进了沃邦中校在赤硫岛上修筑甬道的工程方式。>
赤硫岛甬道是“以笼束土”,温特斯则“以筐束土”。>
因为筐的结构强度不如笼子,而且难以像笼子那样整整齐齐堆叠。>
所以温特斯在筐结构的基础上,额外打入一根木桩作为“主心骨”。既是增加墙体的强度,同时也能将土筐牢牢固定住。>
这种强度的“墙”,抵挡炮击可能有些强人所难,但是拦住战马没有任何问题。>
比起普通垒土墙,以筐束土能将墙体修得更陡峭,使战马连借力的地方也寻不到。而且不挑建材,烂泥碎石都可以用。>
修筑效率比羊皮囊、麻布袋束土慢,可远比夯土、砂浆等方式快。>
……>
泰赤望墙兴叹的时候,另一边的温特斯忽然从睡梦中惊醒。>
温特斯的身体忽地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