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削弱(2/5)
课程则是[零]。>
其实陆院原本是有“战略”课的,只不过以“校长讲座”的形式进行。内德元帅病逝以后,这门“课”自然也就从课程表上被撤下。>
确切地说,因为战争规模有限,迄今为止尚无人能清晰界定“战略”、“战术”和“大战术”。>
当一场会战就能决定战争胜负的时候,想要区分战略、战术和大战术之间的微妙差异很困难。>
温特斯对于战略的认知并不完善,自然也没有战略可言。>
但是面对全员骑兵的特尔敦人,温特斯制定了基本的作战原则。>
他将其提炼为三个词:[削弱、限制、消灭]——即“暴风雨”。>
拨转时针,把时间倒退回温特斯刚刚得知特尔敦部要来打草谷时。>
“我回想了所有我知道的战例。”他这样给手下的连长们阐述暴风雨作战:“以寡击众、以少胜多,没有不依仗地形的。”>
“我方也有地形优势,大角河是天然城墙,而下铁峰郡的河道如同筛网。大角河、狼镇河、黑水河、白水河、滂沱河,每过一条河,特尔敦部的战力都会被削弱一次。每走一公里路,特尔敦部都要分兵掠地。”>
“能否保卫铁峰郡、乃至歼灭特尔敦部主力,成败就系于能否迫使特尔敦人改变进攻方向,迫使特尔敦人走我方给他们划定的路线,迫使特尔敦人进入我方给他们挑选的战场。”>
“削弱、限制、歼灭,这就是暴风雨作战。”>
……>
大沙漏第二十六次翻转,夏尔叫醒了火堆旁的温特斯。>
“第七连也到了。”夏尔轻声说。>
“时间。”>
“凌晨一点一刻。”>
……>
时间,时间,每一秒都无比宝贵。>
路况合适,步兵每天能走24公里,舍弃一切辎重强行军可以将这个距离翻倍。>
乍听起来24公里很近,48公里也不远。>
然而世上不知有多少常胜将军就死在这短短一天的路程上,以致丧师辱国、身败名裂。>
发生在中铁峰郡的会战,根本上也是对于时间的争夺。>
特尔敦部的大迂回策略,就是要趁着守军部队被吸引在大角河沿岸,绕到温特斯的背后两面夹击。>
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