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滂沱(2/5)
与巴德大同小异:三指扣弦,身体前倾,成捆的箭矢插在脚边,射一支取一支。>
特尔敦骑兵则完完全全是另一种射法:踩蹬起身,弓和箭同时拿在左手,拇指扣弦;如疾风般掠过阵前,在飞驰中连续射出数支箭矢,一击脱离。>
冰雹般的箭矢伴随着如雷蹄声袭来——骑射的声势着实骇人。>
若非流民营军法森严且有督战队押阵,不少民兵早就落荒而逃。>
“孬种!怕个什么?!”手提藤鞭的伊什在民兵之间行走,厉声叱喝。>
他发了狠,使劲鞭笞躲在挡箭牌后边瑟瑟发抖的怯战民兵:“想想你们的老婆孩子!不准躲着!怯战者绞!”>
在各级军士的督促、威逼乃至恐吓之下,胆怯的民兵也站起身,哆哆嗦嗦地反击特尔敦人。>
对于民兵而言,弓箭也是奢侈品,半数民兵手上只有简陋的投石索。>
投石索也有一点好处——不缺弹药,河滩上到处都是石头。>
不时有民兵被流矢命中,惨叫着求救,立刻有专人把他抬到战线后方去,避免影响士气。>
不时也有特尔敦人落马,等待他们的命运可要悲惨的多。不仅无人救援,甚至会被闪躲不及的骑兵踏得肚肠横流。>
“开满弓!别他妈浪费箭!”看到有的民兵轻飘飘放箭出去,伊什的怒火快要窜出头顶:“不要瞄着人!射蛮子的马!朝蛮子前方两个马身的位置射!”>
两军正在争夺的这片浅滩没有官方名字,铁峰郡人只管它叫“徒涉场”或是“滂沱河徒涉场”。>
曾几何时,马掌伊万的匪帮就是在这里伏击狼镇车队。>
如今又轮到巴德带兵在这里抵御特尔敦人。>
此地反复染血,并非巧合。>
作为支流,滂沱河的水量虽然不如大角河,但是沿岸山林密布,适宜渡河的位置并不多。>
长久以来,想过滂沱河都只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经由小石镇,那里地势平坦、河道狭窄,有跨河桥;要么走黑水镇和牛蹄谷之间的浅滩——即“徒涉场”。>
从地形上来看,徒涉场是中铁峰郡的大门。特尔敦人要攻、铁峰郡人要守,围绕这片浅滩的残酷争夺在所难免。>
咬牙挺过最初几轮箭矢交换,铁峰郡民兵的人数优势逐渐发挥出来。>
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