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开战吧(2/3)
查地点点头:“不错,这些年我也隐约觉得曹孟德有些不对劲,他似乎总想离开兖州,将淮南淮北等地收入彀中,莫非他?”>
许田狩猎的时候,刘备劝阻关羽不杀曹操的最大理由之一,就是当时他分不清楚曹操到底是汉臣还是汉贼,包括现在也是,这么多年,他还觉得曹操是忠心为汉,但架不住陈暮时常进献谗言,再加上曹操确实有异动,因而产生怀疑。>
陈暮立即说道:“我早就跟大哥说过,汉室衰落,正统颓倾,天下龙蛇并起,此郡郡作帝,县县为王之时。即便曹孟德当年为汉室忠臣,可眼见江山沦落,难免不保他起野心,因而我让孙文台在豫州,便是牵制他之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哦?”>
刘备惊诧道:“孙文台在豫州,是四弟的意思?”>
陈暮微点下颌:“不错,正如当初汉武推恩令一般,这天下诸侯,有一个像袁绍这样的足以,若是各地州郡都如袁绍这般,那还了得?因而我让孙文台在豫州,逼迫吕布去徐州,便是为了让河南之地,不出现第二个袁绍。”>
刘备呆呆地看着他没有说话。>
上下打量着自己这个四弟,眼里居然觉得有些陌生,一起同甘共苦十多年,他头一次发现,自己的四弟居然比想象中的还要恐怖。原来河南之地,全都在他的控制范围内,这实在是.......太厉害了。>
虽然这些事情都没有告诉他,但刘备倒不至于生气,因为一切都是为了汉室江山,只要一起匡扶汉室,那就是刘备的好兄弟,那自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
只是他还是略微有些不高兴道:“四弟,如此重大的事情,你为什么不告诉我,这么多年,我一直被蒙在鼓里。”>
“大哥忘记了?孙文台当年是大哥在洛阳五君同席之后,上表先帝封他为豫州刺史,后来大哥从长安回去讨伐王芬。不巧先帝罹难,当今天子继位,我就顺势上表请天子封他为豫州牧。”>
陈暮忙赔笑道:“还有那吕布,也是大哥出兵逼迫他不得不从兖州逃离,我就顺势再请天子封他为徐州牧。这些事情都是大哥做的,我只是事后想到,顺手帮大哥善后,那时我还以为这些都是大哥安排的,因而顺势为之,难道这不是大哥的先见之明吗?”>
这些事情都是我做的?>
刘备一脸茫然:“我有做过吗?”>
陈暮很肯定地点点头:“是啊,这些都是大哥做的。大哥想一想,孙文台的豫州刺史,是大哥上表的吧?”>
“是啊。”>
“那吕布也是摄于大哥锋芒,被迫逃离兖州的吧。”>
“应该.....是吧。”>
“那不就结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在河南之地立足,从而让河南之地没有出现一个大诸侯,这些难道不是大哥的功劳吗?”>
“原来如此,哈哈哈哈。”>
刘备拍着两侧大腿捧腹大笑,乐得找不着北。>
原来我这么厉害的?>
“现在天下一片混乱,正因为没有再出现第二个实力堪比袁绍的诸侯,这才是我们的重要时机。因为哪怕我们与袁绍拼个两败俱伤,只要能击败袁绍,瘦死骆驼比马大,其它诸侯也无法侵略我们,到时候吞并冀州,大哥实力跃居天下第一,其它小诸侯很快就能一一清理,一统天下。”>
陈暮笑眯眯地道:“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还不抓住机会,与袁绍决一死战。再等个三五年,万一关中那边争出个高低,淮南淮北被刘表或者曹操孙坚他们吞并,这些人再巩固一下势力,积攒出能够威胁到我们的实力,恐怕绝非是一件好事。”>
“这倒也是。”>
听到四弟的话,刘备止住笑容,细细思索道:“从整体天下大势来看,如今没有第二个特别强悍的诸侯出现,确实对我们很有利。那从冀州与青州局部分析,四弟觉得现在是一个好时机吗?”>
“是也不是。”>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冀州确实强大,如果袁绍一直不死,那我们的机会将越来越渺茫,所以才说这是最好的时机。”>
陈暮解释道:“大哥应该知道,冀州起家是因为王芬担任冀州刺史多年,自黄巾之乱后,多年治理,民富州强,但王芬只是增强了经济实力与粮仓储备,等到袁绍接手,军队实力才强悍起来。”>
“是啊。”>
刘备感叹道:“可惜当年我们因为要拯救先帝,而无法兼顾讨伐王芬逆贼,错过了时机。那个时候的冀州,确实只有钱与粮,军队战斗力,与我们差距显着。”>
“过去的事情就不用再提了,关键是现在。”>
陈暮淡淡地道:“袁绍虽然接手冀州之后,兵马强悍。可他也埋下了祸根,因为他是党人出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能看见状态栏
我的左眼能见鬼
我的异世界是游戏模式
重生将门嫡女第一毒妃
逆天邪神
吃货夫君养成记
只有怪兽可以吗
我的汉服男朋友
暗夜禁锢:索情赔心交易
重生之重甲狂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