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寻宝(1/2)
( ) 长安居,大不易。
一点不假。
此时长安人口已近百万,物资供应就是首当其冲的难题,周边土地出产的粮食,根本不足以供应长安居民,绝大部分都依靠外运。其它商品亦是如此。
黄河经常淤堵、泛滥、加之三门峡激流险峻,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使得长安的物价几乎是洛阳的两倍。
武帝虽然迁都洛阳,但是权贵世族的根基都在长安,就连祖坟墓地也在长安附近。
武帝身体渐衰,她也有意回归长安,还曾和沈梦昔透露出以后与高宗合葬的意愿。
另外,长安的安定和繁华吸引着权贵、商贾,更有许多外国人聚集在此,皇城内鸿胪寺附近有两条街,叫做大学习巷和小学习巷,聚集着与大唐建交的六十多个国家的驿馆,有几千外交人员和留学生,在此学习汉语和儒家文化。
大不易,亦乐居。这是普遍长安人的想法,长安人的精神面貌与洛阳大不同,长安人骨子里带着一种优越感,一种见识过大世面的优越感。
和洛阳的尚善坊一样,长安的公主府也是距离皇城相当之近,兴道坊与皇城只有一街之隔,向东隔着务本坊和平康坊,就是东市了,妥妥的黄金地段。
府邸没有洛阳的大,但胜在精致豪华,沈梦昔又遣回了一多半奴婢,又将护卫分成两拨,分别驻扎兴道坊和醴泉坊的府邸。醴泉坊的宅子就在西市北面,更是繁华热闹。
万年县权贵云集,东市商品就以高档奢侈品为主。
西市则平民化,货品齐全,无所不有。来自西域、中亚、东亚的商客也都汇集于此,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的开端,尽显繁华与忙碌。
沈梦昔带着鹿儿闲逛,顺便考察一下办报的可能性。
没想到,却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她正看着罗刹国商人兜售的猎犬,就听到一个惊喜的声音“啊呀”了一声,一个人影扑了过来,立刻有护卫拦住,将那人擒住。
居然是李素娘,那个长了大肌瘤自己剖腹证清白的女子。
沈梦昔让护卫松开她,和她来到稍微僻静一些的路边。李素娘一时有些手足无措,最后做了个万福,眼里充盈着泪水,讷讷地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
“你的身体可还好?有没有再长那肌瘤?”沈梦昔笑着问。
李素娘点点头,又摇摇头,“托公主殿下的福,贱妾身体康健,没有再长过肉瘤。”
“那就好。周小郎十二三岁了吧,可否读书?”
李素娘听见沈梦昔问及儿子,脸上表情马上活了起来,“劳公主殿下挂心,小儿在长安县学附学,说起来还多亏了当年信城县令郑老爷,公主有所不知,如今郑老爷就在这长安县做知县呢!”
“哦?那还真是巧了呢。”沈梦昔打量着李素娘,她衣着极其朴素,三十岁的年龄,看上去足有四十多岁。当年口齿伶俐的女子已经变得有些木讷,也不知经历了什么。她此刻出声喊住自己,想必是有事相求,沈梦昔也不催促,耐心等待她开口。
果然,踌躇半晌,李素娘忽然跪地磕头,“贱妾愿卖身为奴,只求公主能让我儿继续读书。”
沈梦昔让清风扶起李素娘,“这些年你应该吃了很多苦,到长安几年了?这里物价奇高,生存不易吧。”
李素娘两只粗糙的手,不自然地搓了搓。
沈梦昔让护卫去茶楼定一间茶室,对李素娘说:“李娘子,你是个心气极高的女子,并不适合做奴婢。”见李素娘脸色煞白,又说:“到茶室坐下来说吧,正好走得腿酸了,你陪我饮茶。”
茶室里只留清风和鹿儿,鹿儿趴在茶楼的窗边看楼下人来人往,清风则给她们倒上茶汤,摆好点心,退到门口守着。
李素娘稳定了一下情绪,娓娓道来。
原来,周氏族中当年并非为了夺那几亩土地,才诬陷李素娘与人通奸,将她沉塘的,而是因为一个秘密,一个关于财富的秘密。周春明游学期间曾得到一份据说是曹玄德高陵的真正墓葬图,图中标识了安阳某处风水宝地,他如获至宝,无心读书,以游学为名,苦苦找寻墓地,只为获得墓中宝物,一夜暴富。这个秘密被族中一个兄弟得知,起了谋害之心,寻机将他害死,却只在他身上找到一张粗制滥造的假图。
周春明是个谨慎小心的人,当年得到图纸之时,他反复推算验证,又起卦卜算,认定这就是真正的高陵,而非疑冢。
他将那张图默记与脑中,将图纸交给李素娘保管,并嘱咐,若是有人来寻,一定不能交出去,如果他死了,就等儿子周文彦十八岁了再将图纸交给他。
周春明一死,周家书房库房接连被盗,之后更有周氏族人明目张胆的上门抄家,李素娘明白,定是他们见财起意害了夫君,现在又来夺取藏宝图了。她把那薄薄的羊皮图纸卷成一卷,装到坛子里密封上,埋到了家中城外的土地中,以地边一株大树为记,向北三十步,又向西二十步,深挖了三尺多深,将坛子埋人。
周氏族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重生
江山美人卷
二次元歌姬计划
仙狱
山野小医仙
极品房东俏房客
盗墓之开局征服怒晴鸡
星际女武神
这个反派可真像男主
绝世萌宝,神医娘亲马甲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