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希望?(1/2)
旌旗招展遮天蔽日,人潮汹涌似海连天。
“子闵,此阵迎敌略无胜望,吾等须勉力拖延。”郯子看到联军的规模,面色凝重。
“弟子不才,连累夫子。”
“兴义师,全(意:保全)家国,何累之有?”郯子言语中多了几分豪气。
“谨尊师命。”
“司校,请下令,作为高年级不能让大一占尽风头。”
“咱们多努力一分,就为后面两阵多争取到一分希望。”
“不怕他们,我们以一当十,以一当百!”郯子年过五旬尚不惧战,这极大的鼓舞了其他兵将。
“传军令!为了留下傅阳的希望,待到敌军近前,我们便直冲正面齐 阵,在倒下之前尽量破坏他们的战车!”
“是!”
以三万兵力想要对抗四十五万敌军,谁都清楚绝不可能,但无论如何也要破坏齐国的“重型装备”战车,为第二、三阵赢得机会。
是日巳时,十三国联军阵中鼓声大作,五千战车队率先冲出军阵,誓要踏平傅阳。
“迎击!”
三万勇士化作利剑突入敌人的战车队中,他们利用自己机动灵活的特点在敌阵中穿梭破坏,尽量避免和敌军缠斗,照着车辕猛击,有的干脆夺了敌人的战车撞向旁边战车。傅阳及盟军的勇猛无畏震慑了诸侯联军,数百乘革车、驰车很快被破坏,无法再度投入战斗。
依照常见的战法,战车应当配合着步兵一起行动,不过由于联军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轻敌的齐桓公命令各国战车队抛开步兵独立冲锋,这反倒得战车失去保护,很容易被攻击。
有了与柤、彭、吕等国的战斗经验,傅阳众人已经熟悉对抗战车的方法,一时间占得上风,但好景不长,联军将军见势不好命令兵士弃车步战,傅阳军被分割为一股股小部队各自为战。
两个时辰后,傅阳大旗倒下,第一道防线被突破,诸侯联军也付出了一万人失去战斗力,一千二百多战车遭毁的代价。
公西子闵和郯子被押解至齐桓公帐下。
“自不量其力,待傅阳城破,戮之于市!”
傅阳第二阵虽然兵力相对多一些,但无奈是几国临时凑在一起的队伍,又缺乏得力的指挥官,仅仅坚持了一个时辰即告失败。
天色尚明,诸侯联军却已经兵临城下,最坏的境况莫过于此。
“随时准备后撤开展巷战。”第三阵的将军是皇甫老师,“傅阳的教学楼都可以最为坚固的堡垒要塞,坚持十天并不困难。”
为了准备巷战,这十天里大家在学院里做足了文章,判定胜负的五面大旗被安放在学院最高的五座建筑楼顶,这五栋楼高于一般攻城梯的作战高度,即使是楚国公输般发明的云梯也难以直达楼顶。
能通向楼顶的路只有一条楼梯,楼梯的尽头是一扇铁门,凭一般武器想要破坏铁门几乎不可能,重型攻城武器又搬不上楼顶,任你百万大军想要上楼也是极难,更何况还有守军沿途破坏阻拦。为了能持久作战,楼顶及高层房间中储藏了足够一个月吃喝用的水和粮食,连食堂的炉灶都转移到楼上去了。五栋楼的楼顶分别派三百人驻守,他们是傅阳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容有失,从顶层到一层分别安排一千人负责阻截,在最后时刻他们要负责关闭通向楼顶的铁门。
除了这六千五百护旗部队,其余两万余人被安排在校门口迎战,傅阳学院存有大量的零散砖石,应该是当初建校时剩下的建筑材料,这些砖石如今派上了用场,大家在校门和五栋高楼周围堆砌了上千个石头墩子以抵挡敌人骑兵的冲击。
能做的防御措施已经全部完成,接下来就是面对面的战斗。
“我说,为什么不派多点人守卫大旗?”御风总觉得楼上人太少。
“那些水和粮食只够一千多人用,大家都上去是帮倒忙。”端木莹答道,“而且有冲锋陷阵的机会怎能放过?经历这样的战役,恐怕一辈子也就这一次机会。”武痴就是武痴,全然不见她紧张害怕,反而兴奋异常。
“只要利用好这些石墩,迫使敌人用步兵进攻就是胜利,在狭小的空间内,数量优势会被极大削弱,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小雪再次强调了战术。
“知道了。”
说话间,校门口的大道上已经可以看到诸侯联军的旗帜,战车队沿大路前进,而步卒则从校外丛林中涌出,还好有丛林遮掩,四十几万大军看上去没有那么骇人,这大大减小了人们的心理压力。
“梦琳,咱们先给他们一箭怎么样?”
“好。”
御风和梦琳照着那天在郯城外的样子准备发动「一箭惊梦」,可酝酿了半天也没有动静。
“我……我紧张。”梦琳低声对御风说道,“我们这次是不是肯定完了?”其实从小邾会盟以来,梦琳就处于焦虑的情绪之中,后来又听说使用通神术会消失更加重了她的担心,事实证明喜、怒这两种情绪比较容易激发出梦琳的能力,而如今充满恐惧和担忧的她却使不出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恋爱高手
盗墓乙元
冷相追妻之嫡女难宠
簪缨路
婚然心动:前妻再嫁我一次
九霄神剑
观山太保
大唐第一厨
极品飞仙
秦时小说家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