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七章 治大国(1/2)

秦逵的废话,没有人有心思嘲笑。

这种局面之下,他们每一个人都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从洪武大帝的表现来看,很明显他的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推行这件事情。

任何挡在他面前的拦路虎,通通都是纸老虎,免不了要被他一把火烧成灰烬。

可是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如何能不争取!

毕竟,他们读书多年,一直都没有忘记宋真宗赵恒的那一首脍炙人口的《劝学诗》。

而且,不像坊间那些没有文化的假学子心心念念只知道一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他们这些饱读诗书的朝廷重臣,对于《劝学诗》的七十个大字,每一个字都记得清清楚楚。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马多如簇……书中有女颜如玉……”

儿时郎朗的读书声,回响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尤其是那一句“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是啊,自己勤学苦读了那么多年,经历千难险阻,过五关斩六将,不知道踩过了多少人的肩膀,又如刀山血海闯出,这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难道,这些真的就要在今日离他们远去了吗?

不行,绝对不行!

一定,要想一个办法出来才是!

秦逵眼神瞟向一旁的郁新,意思很明确:你丫的户部侍郎,还想不想当尚书了,这种时候你还不出面,难道等死呢?

郁新根本不敢看秦逵,现在的他,是有苦难言。

要说阻拦这件事情的办法,不是没有,可是他根本没有办法开口。

早在朱元璋开口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件事情已成定局。就算这时候有人想到和他一样的办法,或者说是比他想到的办法更好的办法,可也仅仅只是延期而已。

若是想让洪武大帝不进行这件事情,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毕竟,亲王的岁禄锐减五分之四,各路公侯的勋田悉数收回、岁禄核算,这些事情,都是他们文官的胜利。

可是,没有人可以常胜不败。

胜利,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现在,就到了他们文官集团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昔年锦衣卫第一指挥使毛骧如何?

一手将大明文官第一人、中书丞胡惟庸拉下马,一手缔造胡党之狱,连坐诛三万与人,更是让陛下亲书《昭示奸党录》颁行天下。

可是最后呢,为平息众怒,陛下依旧将毛骧处死,废除锦衣卫诏狱。

让一度成为天下官员梦魇锦衣卫变成了没有了牙齿和利爪的老虎,如家猫一般,无法唬人。

现在对于文官们的局面,同样如此。

亲王和勋贵们的饭碗,被他们砸了。

他们若是想要保住脑袋,那就不能再想着保住自己的饭碗了。

郁新的心里,有些焦急。

他有些受不了自己的这些同僚,以为对着武将集团胜利了几次,以为洪武大帝重文抑武,他们便可以无休止……

人的耐心,是有限的。

洪武大帝朱元璋的耐心,同样也是有限的。

“陛下,老臣有话说!”

詹徽再次开口,郁新的心里,松了一口气。

老同志这时候再开口,想来是想到完全之策。

可是,等到詹徽说完,郁新却险些吐出来一口老血……

“启禀陛下,俸禄以宝钞核算一事,老臣以为该当右副都御史袁泰巡访回京之后,听一听袁泰对宝钞目前境况的奏章,再做打算。”

右副都御史袁泰不过几日前才离开京师,他又年迈,这时候恐怕还没有走出京畿之地,更何况他还要去湖广、河南、山东、山西等地,这要是等他回来,还不知道要多久……

不能再等,再等下去,恐怕要出问题。

郁新咬了咬牙,正要狠心站出来主张核验俸禄的时候,沉默了片刻的朱元璋却突然开口:“詹卿家所言,在理。

詹卿家之前言说自己每每如履薄冰,事事小心谨慎,果然没错。

若非詹卿家提醒,咱倒是险些一意孤行了。”

朱元璋的语气,听起来很从容,甚至有些老怀安慰的感觉。

可正是因为如此,反而让郁新的心中狂跳不已。

他记得清楚,之前陛下命他重新核算亲王、公侯岁禄的时候,便是在这种安宁祥和的气氛之下……

可是,这时候他再想说什么,已经晚了。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

他能做的,也就是回去写一份奏章,亡羊补牢。

因而,在出了宫门,郁新便推脱自己部中还有要事,谢绝了詹徽等人的邀请,一脸郁闷的回到了户部……

与之相比,朱元璋的表情,依旧风轻云淡。

“允炆啊,福建之事,你意下如何。”

“禀皇爷爷,孙臣这几日一直和詹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天才邪少 林夕煜宸 年代甜炸了:寡妇她男人回来啦 史上最强小神医 高门嫡女之再嫁 都市之护花高手 权财 诱妻入家 貌似穿越还是重生 梦神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