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要求是将古先译成现代汉语,再将其译为英并做评论。赵小青老师读时偏科,理科一骑绝尘,语和英语惨不忍睹,最后还是在老校长的打磨下,勉强补短板,考了江宁大学数学系,但儿时的恶梦再度降临,赵老师也头疼不己。赵老师身边是教语王老师,国家特级教师,可看到“有限条抛物线及其内部(含焦点的部分)能否覆盖整个平面?证明之”这类的试题,也忍不住有种想跳楼的冲动。
老校长坐在主席台轻抚紫砂壶,微笑着看老师们抓耳挠腮的模样。两个钟头,没有哪一位老师能将这五部分试题全部做完,能完成十之六七的也绝无仅有。
老校长笑了笑说,都把笔放下来了。说完,冲秘点点头,将另一份复印装订好的材料发了下去。
老师们拿到材料,顿时松了口气,原来是发标准答案了,咦,等等,不对啊,这答案怎么是手写的……
老校长喝了口水,才语重心长道,刚刚你们拿到手的,是我前面说的那个两个钟头不到,做完所有试题的学生,她的答卷。对,赵小青老师你不用举手,是一个学生,一个你们都认识,却不一定了解的学生。
赵小青老师尴尬地放下手,又仔细地看了看那份试卷,字迹娟秀清迹,尤其是她最擅长的数学逻辑推理部分,更是环环相扣一步不拉,她这个当老师的所做的推导还要缜密无漏洞。赵小青又翻了翻英综合部分的答卷,花体的英字母仿佛是印刷的一般优美。突然,身边的苏老师轻呼一声。
赵小青问,小苏老师,怎么了?
苏老师说,这是黄美美的笔迹。
赵小青一愣,不是被她无意发现包里都是大四高等数学教科的那个小姑娘?
赵小青有点儿不敢相信问道,小苏老师,你确定是黄美美?
苏老师说,前段日子期考,作是我批的,有篇章我印象特别深刻,是用骈写的江宁赋,说老实话,我这个当语老师的都写不出那样的东西,所以我给了满分,而且还在语组办公室里给大家读过那篇骈,七班的周老师也看过,还夸这字体漂亮有功力,说是起码有十来年的软笔 底。
赵老师又问身后的周老师,这字儿熟悉吗?
周老师说,正宗的柳体楷啊,这孩子临摹的是《金刚经碑贴》啊。周老师的法全校闻名,还得过全国大奖,他说的话应该不会有假。
老校长示意老师们稍稍安静,大礼堂顿时安静了一下来。
老校长叹了口气说,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做题的这位小姑娘跟我说,她老爸说了,这世太多学习好而性差的人,用我们教育界的话来说,这种人叫学而无德,是废材,但是是这样的废材,很可能是我们如今视为瑰宝的学生。我又在反思啊,一个包里装着大学六级英语和天体物理的孩子,次次考试都能精确无误地控制在六十分,你们为人师表,却没有一个人去主动探究一下缘由。当然,这里我要表扬一下赵小青老师,如果不是赵小青老师的探究精神,我们也不会发现,一个原本看去或者说是我们认为是碌碌无为的孩子,竟是一个如此卓绝群伦的优秀天才。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不是这次偶然的发现,我们会错过一个未来极有可能在某一学科成为一方大家的优秀人才,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座的各位,包括我本人在内,难道不应该反思吗?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