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楚怀王入秦(2/3)
“你敢吗”芈戎怒视道:“我虽死,秦国百万大军,将会为我报仇,踏平楚国,血洗郢都。楚王要我死,尽管动手。我眨一下眼睛,就不配为七尺男儿。”
楚宫大臣一片叱责,但终究没人提剑,杀了出言不逊的秦人。芈戎死在楚宫,秦国必会举兵为他报仇。秦、楚大战的罪名,楚人是担当不起。楚国垂沙败给诸侯联军,申息之师精锐尽丧。楚、秦三次交战,皆落得大败。如今,楚国国内政局不稳,四分五裂。秦、楚爆发大战,对于楚国而言,不是雪中送炭,是雪上加霜。
楚人知晓其中的危害,也不敢拿芈戎怎么样。芈戎也知晓楚国的困境,亮他们也不敢杀了自己,故而出言不逊。
芈戎见一个有骨气的楚人都没有,问道:“楚王,我们还有必要继续谈下去吗”
楚王过了五旬,再加上这几年,对外战事惨败,早已经磨灭了他的壮志雄心。如今的楚王,垂垂老矣,鬓发斑白。那双眼神,早已没有了阳刚之气。但身为楚国君主,楚王还是要保持君主应有的仪态,问道:“秦国怎会与我国和谈,会盟。”
“秦王给国人有了交代,平息了国人的愤怒。秦王惦记着秦、楚之好,不想秦、楚继续交恶。”芈戎见楚王眸色微动,续道:“天下事,理应有秦、楚说了算,岂能让齐国号令天下。”
屈原冷声道:“秦王之举,不只是如此简单吧”
昭雎哼道:“秦王背后必定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熊滑也道:“秦人一定有什么阴谋。”
“秦王为了秦、楚交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你们要质疑秦王释放的善意。我没有什么话好说。”面对楚臣的诘难,芈戎神色不动,眸色平和道:“秦王邀请楚王,武关会盟,重修两国友好。楚王愿不愿意两国修好,只需一句话就够了。”
楚王长长出了一口气,“秦、楚两国修好,这是两国君臣都想要看到的结果。寡人不知道秦王有多大的诚意。”
芈戎见楚王松口,从大袖之中拿出两封国书。一封是秦国会谈的国书,国书上写着两国会谈的相关事宜,举行会谈的时间和地点等等;另一封是楚王之女的家书。
宦者令见楚王示意,快步来到芈戎面前,取过文书,转呈给楚王。
楚王先看了看国书,神色不喜;后看了女儿的家书,神色有些悲悯。
芈戎问道:“这就是秦王的诚意。”
楚王平复心境,答道:“秦王的心意,寡人感受到了。你回去告诉秦王,寡人会准时去武关与之会谈,重修两国友好。”
“恭祝秦、楚两国世代友好。”芈戎完成了此次出行的使命,也不愿在楚宫多呆片刻,行礼道:“外臣告退。”
芈戎走后。昭雎、屈原等人语调激烈地反对道:“王上,秦国居心叵测,决不能去武关会盟。”
“楚国内外交困,寡人还有其他选择。”楚王眸色少了几分英气,“这几年,我国对外战事不利,对内局势不稳。秦国与我们重修于好,也有利于我们走出困境。武关会盟,寡人不去,也得去。”
屈原疾言厉色道:“秦国向来没有信义,王上前去会盟,发生意外,又该如何。”
楚王闻言,心中不爽,冷着脸问道:“屈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太子在齐为质,王上前去会盟,发生意外。”屈原见楚王不喜,继续说道:“楚国没有发号施令的君主,人心不齐。秦国来攻,我们又该如何。”
昭雎也道:“臣也认为王上不能去武关会盟。”
“寡人不去武关会盟,秦、楚两国交恶,终究不是好事。”楚王又道:“寡人不去,秦王就会认为楚国怕秦国。秦王小看楚国,便会举兵攻伐我国。寡人岂能让竖子如此侮辱。”
昭雎见王上意气用事,听不进去自己说的话,忙道:“王上不去武关与秦王会盟,我们增派将士,固守边境,以防秦人偷袭。”
子兰惊道:“秦王欲和我国交好。父王不去会盟,除了会让秦王小觑,还会让两国关系剑拔弩张。我国与中原诸侯交恶,再和秦国争斗不休。这对我国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吾儿说得不错。寡人岂能被竖子嘲笑。”楚王抖擞精神道:“寡人不去,还会被天下诸侯取笑。”
“父王圣明。”公子兰恭维道:“父王出使武关,既是改善秦、楚两国关系,同时也是壮我国威。秦人若敢来犯,我们举国伐之。”
屈原冷声道:“秦王对王上不利,又该如何。”
“左司徒之言,岂不是说秦王借着会盟的名义,对父王不利。”公子兰笑了笑道:“秦王岂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背信弃义。”
屈原冷哼道:“秦国欺辱王上,背信弃义的事情,还少吗”
昭雎也神色不安道:“秦国被中原诸侯称之为虎狼之国,没有任何信义可言。王上若去会盟,秦人对王上不利,又该如何。王上,秦人的话不足以信。武关会盟,不去也罢”
公子兰道:“秦王主动和我国交好,父王不去,岂不是断绝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1987开始
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种田忙
炮灰你威武雄壮
妻心如故
星武神皇
天降福女
[综]魔门妖女
妖道至尊
全军列阵
觉醒之倾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