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无能为国家扶危御侮者(1/2)
湖心岛边上的一处朱门大宅外,随着轿夫稳稳当当的落地,扮做小厮的冯保却是连忙掀开了轿帘子,然后恭声道,“老爷,到地了。”
眼下冯保这位日后的大太监眼下正扮做了一般大户人家里老爷的长随小厮,一身黑布衣服,看着倒也蛮精神,就连他那稍显尖柔的嗓音眼下倒也不是什么有破绽的地方。
要知道,大明朝是禁止官民嫖娼的,虽然这法禁到了成化年间就已经渐渐松弛,形同虚设,眼下哪座城里没有私娼又或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秦楼楚馆,只不过如今大明朝这好男风的风气也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这大明朝不少好男风的官宦家里头,便专有那等长相清秀的小厮便是服侍自家老爷公子的,所以说冯保即便不去掩饰他那些阉人特征,也没人会怀疑他的身份。
穿着一身宝蓝色绸缎衣服,头戴璞头的李芳踱着步子走出了轿子,眼下这位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嘴上沾了胡须,再加上他那白皙的圆脸,看着和和气气的,倒是一副富贵老爷的福相。
那看门的门禁子早就得了消息,说是有贵客临门,也不敢怠慢,连忙中门大开,这时候得了下人禀报的项元汴已自到了中庭亲自迎接,等他见到李芳时,已是高声道,“李老爷,好久不见,来,里面请。”
原来这朱门大宅乃是项元汴建在南湖畔的别院,因为这南湖乃是嘉兴府里一等一的名胜之地,自古以来但凡权贵富豪都会在南湖畔兴建庭院阁楼,以作游玩嬉戏之所。似项元汴这等嘉兴府里的头等富豪,自然也是在南湖畔大兴土木,建了一处别院的,他还特地建了一座高楼,可以俯瞰南湖烟雨,唤做细雨楼。
“项老爷,请。”
李芳开口说了话,丝毫不见平日里的阴柔,反倒是一副粗哑的嗓子,听着虽然和他面相有些违和感,但是也不会让人怀疑什么。
眼下李芳扮做的乃是一位苏州府的富商,和项元汴是朋友,这次来嘉兴县乃是要去濮院镇做一笔绸缎生意,此刻来项府则是和项元汴这个老相识见见面,顺便探探路数。
项家宅邸外面,自也有别人家兴建的观湖大宅,李芳这一来,项元汴亲自出迎,这动静闹得也不小,也是被不少人看在了眼里。
……
进的府内,项元汴便引着李芳往那细雨楼去了,上面林河早就恭候多时了,便连赵文华也穿了便服,在那细雨楼顶楼和林河对面而坐,望着那南湖湖面上一艘艘往返于湖心岛和岸边的舟船,不由啧啧称奇道,“倒是没想到区区一个诗社的落第举子倒也有这般手段!”
赵文华是严党头号干将,这些年整到的人不少,各种阴谋诡计可以说是信手拈来的大家,这一次那鸳湖诗社搞出来的辩论大会声势不小,他也就稍微关注了下,结果便和林河一样干了兴趣,便一道过来看热闹了。
“本朝科举以八股取士,实在是前朝不修文德,太祖皇帝不得已而行科举。”
不管任何时候,林河都是坚持政治正确的,起码太祖皇帝不能背眼下大明科举不能选贤任能的黑锅,所以自然也要寻个恰当合理的理由把如今八股取士的弊端全都推到朝中那些“尸位素餐”的程朱理学派的官员头上。
“惊仙此言甚是,想本朝开国时初定,太祖皇帝征召天下才俊儒士,结果招来的大儒大半都是鱼目混珠欺世盗名之辈,有些人连二十一史的朝代正朔都尚且说不清,最后才定下了科举以四书五经取士,建了国子监来培养人才。”
赵文华是何等人物,闻弦歌而知雅意,更何况林河也曾跟他说过一番所谓“政治正确”的理论,不管任何时候,太祖皇帝还有当今圣上都是没有错的,错的乃是下面曲解圣意的臣子,对此赵文华是深以为然,而他也把政治正确视作了自己日后登顶内阁首辅的大道。
“太祖皇帝以八股取士,实在是八股文章要写好,需得用心学问,欲理之明必溯源六经而切究乎宋、元诸儒之说,欲辞之当必贴合题义而取于三代、两汉之书,欲气之昌必以义理洒濯其心而沉潜反覆于周、秦、盛汉、唐、宋大家之古文。”
赵文华谈话间,已是侃侃而论,说八股文章要写好需得上下求索,其作品才能达到理、辞、气三者具足的境界,简而言之太祖皇帝立八股取士,实在是意境高远,非凡夫俗子所能揣测,至于当初定下四书五经和朱子集注作为科举内容,实在是前朝伪元不重视文教,儒学颓废已久,天下的读书人大多被养废了,所以才只能把最根本的四书五经作为考试内容。
林河看着一通阐发的赵文华,也不得不佩服自古奸臣出人才,不过细算起来,眼前这位工部尚书实在是和奸臣沾不上边,如果说排斥异己打击报复就是奸臣,那这大明朝就没有一个不是奸臣了,哪怕如正直如于谦之辈,也不敢说自己没有干过赵文华做过的事情,估计也只有未来的官场怪物海瑞才能说自己这辈子问心无愧。
“赵大人所言极是,只不过本朝仕官,大都出于科举,虽有他途,但得美官者,膺重权者,必于科举中取之。自太祖皇帝至今,行之已一百五十余年。”
林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绝品狂龙潜都市
我的同桌是死神
太奶托梦喊我回家后,灵气复苏了
一念永恒
莲花宝鉴
神路终局
青莲
庶凰
洛阳女儿行
重生之商界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