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御制大诰(1/2)
秀水县里,县儒学的学堂里,林河和陈松这位县令大人并肩走在一块儿,正聊着天。
陈松并没有穿官服,而是一身宝蓝色的儒衫,看上去极是儒雅,而林河仍旧一身白衣,飘然如仙。
哪怕是再挑剔的人,也很难在林河的容貌上挑出差错来,虽说陈松知道以貌取人是个坏习惯,可是在见到林河后,原本心里的那点小嫌隙,一下子便消失了。
陈松算是个标准的大明士人,家境中等,三十多岁才考上进士,在刑部观政过,也因为没有关系,被打发到了云南去当官,好在后来他那位被贬官的岳丈复起,最后他被调到了秀水县来当官。
年轻的时候,陈松也曾立志要做一番事业,不负君王圣恩,只不过在云南那边打滚过一遭后,他对于地方上的豪强缙绅的难缠是深有体会,到了秀水县这边后,他也和这天下九成的大明县令一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一直以来,陈松这个县令当得其实挺没存在感的,毕竟这年头大明的县令们业务能力普遍不强,反正大家都是读四书五经读废了的人物,能把太祖皇帝的《御制大诰》通读一遍的,已经是了不得的人物。
而陈松恰恰是不知道《御制大诰》的绝大多数大明县令中的一员,压根不知道县里的各种庶务该如何实行,所以一直都是仰仗地方上的胥吏们来维持县衙运转的。
陈松刚当官时,在云南那边被整的灰头土脸,便是因为胥吏和地方豪强沆瀣一气,他本身又不是那种强悍的性子,便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眼下秀水县里,好在那典史夏楠还算是个实诚人,做事也算用心,所以陈松到了秀水县后,便一直当得太平县令,当然想要做什么大事那是休想了。
前几年闹倭寇的时候,陈松也曾想着要给秀水县修城墙,可是县里府库却没有钱粮,有心想找地方上的大户纳捐,可是却压根没有人理会,虽说最后这城墙还是修建了,可那是因为嘉善城被倭寇打破,屠了五千人,才把那些士绅们给吓到了,拿出了一笔银钱来修缮城墙。
眼下,陈松便和林河大倒苦水,说着自己治下豪强不法,士绅们不理会他这个县令。
林河听着也是不由咋舌,说起来这年头大明却是有着皇权不下乡的说法,县令只能管着县城里的,出了县城,县令大人的名头响亮是响亮,可那些豪强大户却又哪里会当回事。
“陈大人,豪强不法,士绅无德,天下各处皆然,我看陈大人持身颇正,又何必畏惧那些土豪劣绅,这些人多有不法之行,只管依法处置即可。”
林河朝着陈松说道,这位陈县令是个外貌党,见了他以后,倒也没端着架子,两人交谈一番,清谈了一番之后,这位陈县令似乎便把他当成了朋友,不但主动陪他来这县儒学转一圈,更是和他说起了自己这些年当官的经历。
大明朝的县令,林河也见过好几位了,不得不说,眼下这位陈大人,当真是几位县令里性子最软的,其他的即便是治下豪强不法士绅无德,可还能维持着面子上的尊荣,至于像刘存义这样的强人,那可是让平湖的豪强士绅想着法子在朝中动用关系想把他弄走的。
“依法处置,这说得简单……”
陈松不由苦笑了起来,他从小读圣贤书,四书五经,经义娴熟,你让他说道德文章自然是半点问题也没有,可要说说到这大明的律法条令,他还真是两眼一抹黑,离开了手下师爷还有县衙里的那些胥吏,当真是不清楚。
见着陈松样子,林河亦是不由叹了口气,说起来陈松这样子的才是大明县令的常态,大多数进士出身的县令对于什么法条案列当真是一无所知,所以这大明天下,别看着进士出身的官员尊荣无比,可真正治理国家的反倒是县衙里面的胥吏。
“陈大人,我建议您不如去找一部《御制大诰》来看看,最起码能不被属下胥吏欺瞒。”
林河是真心觉得陈松这个秀水县的县令还是值得拯救挽回或者说是投资也行,嘉兴府下面几个县,对他来说嘉兴县和秀水县本是一体,如果这位陈县令也能很配合他的话,他今后的一些项目都能顺当一些。
嘉兴县那边林河是不担心的,先不说府衙就在嘉兴县,光是刘存义这个强项令不管是能力还是执行力都非常强悍,再加上县衙里面还有他那位便宜舅舅在,把嘉兴县经营的铁板一块只是个时间问题。
反倒是秀水县这边,虽然这次借着锦衣卫之手收拾了一把本地的土豪劣绅,可今后他若是要把这秀水县经营得如同嘉兴县那般水泼不进,那还真需要这个陈松能够做事情,起码能压得住那些土豪劣绅们。
毕竟锦衣卫这把刀子是不能随意动的,这次能收拾秀水县的士绅,也实在是有极好的借口,这刀把子自动送上门来,对林河来说这不去利用一番简直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啊!
“御制大诰。”
陈松傻了眼,这玩意他听是听说过,那是大明刚开国那时候,太祖皇帝亲自写的玩意,太祖皇帝在世的时候,据说是让印了数千万册,不但官员勋贵武将要背诵大诰,更是鼓励民间百姓也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些小恋爱
我的屌丝鬼差生涯
修仙
有个总裁非要娶我
官途
南剑啸江湖
重生归来之总裁追妻
开局成为大唐神童
元尊
豪婿韩三千苏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