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生存(1/2)
自唐突大战之后,阿史那云杰一死,整个突厥顿时分崩离析,一部分突厥人跟随者咄吉迁往漠北,咄吉是莫利可汗的唯一的儿子,是突厥合法的继承人,他在漠北自称继罗可汗,王庭因在漠北,所以称之为漠北突厥』厥中另一支比较强大的部落族群由当时的左贤王阿史那骨不离率领,定居在漠南,他也自立为可汗,自称往绝可汗,因在漠南,所以称之为漠南突厥。
漠北突厥与漠南突厥处处针锋相对,咄吉对骨不离当年背叛莫利可汗一直深恶痛绝,欲除之而后快,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对草原上水草的争夺,双方关系相当紧张,时常会爆发战争,每次都是你死我亡的一场死战。
就在刚刚过去的秋天,双方在交界处因为一处水源的问题,双方展开了一场较量,结果这次却是漠北突厥大胜,阿史那骨不离差点被活捉,人口牲畜损失不少,好在今年的冬季提前到来,咄吉也自认没有能力完全吞并漠南突厥,在大胜之后也就撤兵了,阿史那骨不离带领着事的部落只得再往南迁,没了那处水源地,他们整个冬天日子都会非逞过。
大战之后他们还经历了一场瘟疫,使得他的损失巨大,每天都有饿死的族民,饥饿带来的是部落严重的不安定,最近,越来越多的族民投向了咄吉,族长都约束不了,草原本就信奉弱肉强食,他现在连族民们的肚皮都管不了,又怎么指望他们留下来呢?骨不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眼看着部落就要分崩离析,每日都是忧心忡忡的。
“父汗,不如我们去大唐就食吧?再这样下去,我的我们都撑不过这个冬天!”这是往绝可汗的大儿子阿史那不真,其实说是“就食”,他很清楚,就是去抢粮食。
漠南突厥与唐接壤,既然打不过咄吉,但是去唐境内抢点粮食总是可以的,毕竟他们都是骑兵,来去如风,抢完就走,大唐拿他们也不会有太多的办法。
“可是,唐人就一定好抢了吗?”阿史那骨不离说道,“你忘记阿史那云杰了吗?”
“儿子也知道唐人不好惹,可是总比饿死强吧!”阿史那不真无奈的说道。
阿史那骨不离自然也知道,现在除了去唐境内抢粮食,别的也是没办法了,可是,真的叫他去侵犯唐境,他确实提不起一点的勇气,他还记得当年那场大战,还记得唐军是如何杀破突厥的骑兵的,想想当年阿史那云杰的头颅高高的悬在金狼旗上,他就不由得一阵胆颤,想想都会做恶梦,现在图一顿饱饭,到时大唐秋后算账,那他的漠南突厥可真就彻底要消失了。
阿史那不真见他还在犹豫,急忙说道:“父汗,儿子听说百万唐军在渤韩军覆没了,如果消息可靠,那现在唐军根本就抽不出兵力来对付我们。”
“你说的是真的吗?”阿史那骨不离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如果唐军损失了百万大军,那就算唐军事后清算,也没有兵力来对付他们,到时他们往草原深处一躲,唐军又到哪里去找他们呢?
阿史那不真急忙说道:“儿子也只是听说,还没有证实,不过这几天就会有消息。”
“如果消息可靠,那我们就去大唐狠狠地吃一顿!”阿史那骨不离兴奋了起来。
李洪基自打进了丽清池行宫,就再也不曾出来过,尽管丽清池行宫离长安不远,但是毕竟多有不便,更不用提上朝的事了,大臣们的奏章也只能送往行宫里,但是苦等却不见批阅,仿佛石沉大夯般,对于朝臣,李洪基也是一概的不见,除了安元顺上次带一名自称世外高人的道士觐见之外,就是他也再也见不到李洪基了,不过有安贵妃在李洪基身边,自然是什么都瞒不过他。
我们这位皇帝现在突然对修道炼丹十分的感兴趣,每日里竟是与道士们谈玄说经,研究道术,除了在床上的时间,事的时间都待在炼丹房里,对国事是一概不问,奏章压根就不看一下。
“安相,对于远征渤海的士兵的善后工作陛下批示了吗?还有,上次战争中的那些有功之臣是不是也该奖赏?”几个将军们围住安元顺问道。
今日本该有的朝会因为李洪基的缺席,自然也是走个过场,大臣们相继散去,但是对于那些参与过征渤海的将领们,他们迫切需要知道朝廷到底要怎么善后,还有活着回来的士兵,虽然战败了,可是毕竟还是有立功的士兵,他们的奖赏是否需要兑现?这些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大问题,搞的不好,引起士兵哗变,他们头上的脑袋可就保不住了。
安元顺斜眼瞧着这些武官,他打心眼里看不上这些老粗,只知道打打杀杀的,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他幽幽的说道:“这些事一向都是高相负责的,你们去问他好了。”
沈纵也在此列,他急忙说道:“安相你又不是不知道,高相到现在都还卧床不起。”
“哦,那就等高相好了再说吧。”安元顺不痛不痒的说道。
“安相,那么多士兵家里还等着抚恤过日子呢♀可等不起啊。”沈纵着急的说道。
安元顺看看沈纵,摇摇头,竟是头也不回的上了马车走了,只留下这些将领们愤恨的站在那里。
“这个老匹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朝求生实录
斗罗之龙拳斗罗
大姐,我们来恋爱吧
电影世界冒险王
一胎双宝:妈咪你马甲掉了
美女江湖
请不要打扰我修仙
人类每天被刷新世界观[灵气复苏]
第一重装
临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