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平壤大战 一(1/2)
自从下达了加快行军的命令后,各军行进的速度明显加快了,百万大军匆匆渡过鸭绿江,
进一步接近平壤城,经过连续的急行军,大唐的大部已经来到了平壤城对面,就等着一声令下,就将对平壤城发出雷霆重击。
平壤负山阻水,控制西北,俯瞰大同江,远临旷野,平壤城池分内城、中城、外城、北城四部分,一条大同江环绕平壤城,渤核又在大同江边重兵把守,把大部分兵力都布置在了大同江对岸,与大唐的百万大军对峙。
唐朝的大军此时就在大同江的北岸,隔江饮着平壤城,只见平壤城上旌旗密布,城头上站着密密麻麻的全是士兵,一副视死如归,决一死战的样子,看来唐军所料不差,渤海国是将所有兵力都集中在平壤城,将在平壤城下与唐军决一死战。
唐军的士兵们等待着这一天已经很久了,从进入渤海国境内,他们一直都没遇到过抵抗,感觉每天就是在赶路,心中早就憋着一团火,只等着一声令下,就将对平壤城发起冲锋。
李洪基坐在搭建好的高台上督战,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传令兵挥舞着旗帜,战场上数十面打鼓同时敲响,鼓声震天,响彻云霄,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始渡江。
滴先锋的是正是张胜,他早就憋了一肚子的气没出发泄,现在终于见到了渤海国的士兵,终于能够攻城拔寨厮杀一番了,他兴奋的像头发情的公狮子,也不需要做太多的战前动员,只听得战鼓响起,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大喊一声:“兄弟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冲啊,攻下平壤城!”
作为先锋大将,张胜自然是不可能亲自冲锋的,他在后方挥舞着长刀,不断的催促着士兵们往前进攻,要不是手下的亲兵们拉着他,张胜早提着大刀冲上去了。
大同江因为进入雨季,变得十分的宽广,足足比他们情报上的宽出了十丈,而大唐的士兵要想顺利进攻到平壤城下,自然是必须搭建浮桥的,但是由于情报失误,搭建的浮桥却是准备不足,竟是差了几丈,始终没法搭建完成,大批的士兵只能挥舞着武器在后面喊杀着,却始终冲不过去。
此时,平壤城头上,滴作战指挥的是渤海的亲王高建,他是渤乎的亲弟弟,也是渤海国出了名的猛将,渤乎高源为了限制渊盖金的权力,所以刻意培养这个弟弟,而高建也十分的争气,领兵作战很有一套,慢慢的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又在国王的支持下,隐隐的已经控制住了渤海国的大部分军队,除了渊家的嫡系他还没法染指,但是渊家在军队的势力已经大大不如从前了,要不是这次大唐东征,恐怕他们就要把渊家全部清洗掉了。
这次面对大唐的征伐,他与渊盖金暂时和解,二人携手制定了这次的计划,而军队的指挥权全部交给了高建,他们举全国之力守平壤一城,只要能坚守住,大唐劳师远征,势必不能持久,到时大唐退兵,他们还可以顺势追击,对唐骚扰※以,守住平壤是胜负的关键,容不得半点马虎。
高建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手中握紧长刀,不断的发号施令,在高建的指挥下,平壤城开始反击,他们集中弓箭手,对准大同江里的唐军,一顿猛射,箭如雨下,给唐军造成巨大的伤亡。
唐军此时正在抓紧时间准备架设浮桥,开来真的是天公不作美,渤海今年的雨季雨量比往常都大,时间还长,这都快11月份了,水势丝毫不见降低,现在的大同江河水暴涨,江面骤宽,水流湍急,给架设浮桥的部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再加上城头上不断射下来的箭矢,到现在为止,一座浮桥都没有架设好。
张胜在后方看的心急如焚,双眼暴突,“啊呀呀”的叫嚷着,只是任他如何催促,只是不见一点效果。
李洪基在高台上也是看的清清楚楚,此刻他也是眉头紧皱,满脸的郁结,这都过了半天了,浮桥都没有架好,前方的将士们不断的在伤亡,百万大军都被耗在了江对岸,只能饮着平壤城。
此时杨凡也跟着吴文元一起在高台上观战,因为浮桥设计的问题,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失,如果再继续下去,士兵的伤亡会更大,杨凡忍不住想建议退兵,可是这种时候,李洪基怕是谁的话也听不下去的。
杨凡看着前方的士兵在平壤城的箭矢下惨叫,不断的伤亡,他实在忍不住了,他刚要向前奏请收兵,旁边的高光远拽了他一把。
“高帅……”杨凡着急的说道:“再这样下去,前方的将士会顶不住的。”
高光远点点头,也没回话,只见他向前一步,奏道:“臣请陛下传令收兵。”
李洪基此刻正在恼怒前方的战事不利,猛听得高光远奏请收兵,气不打一处来,厉声喝道:“朕百万大军投鞭可断流,岂能被这小小的大同江阻断,谁敢轻言退兵乱我军心,立斩!”李洪基十分的恼怒,根本就不听大臣们的劝告。
吴文元伫立在高台上,远远的看着前方作战,他是整个战役的总谋划,也是他力主东征的,此刻见大军被阻,心里确是五内俱焚。
“坚持,一定要坚持。”他心里不停地默念着,尽管他已是风烛残年,身体十分的虚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九龙归一诀陆沉
猎棋
农家女之空间有田
代替姐姐做娘亲
带着超级电脑穿越了
任职锦衣卫,从掠夺刀法天赋开始
星辰之巅星辰诀
阴婚绵绵:鬼君大人,好会宠
腹黑相公的财迷娘子
木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