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藏手(1/2)
刘昌郝看了一眼,重新覆上土,这时也不能动,一直到惊蛰,今年四月前节气更晚,惊垫整拖到二月十钱,有病在身的,甚至会给五六百文钱,只能这样了。
这几年刘家遭遇有点惨,谢四娘有些疑神疑鬼,主动改掉这个惯例,不是不送,而是放在元旦节后,谢四娘刻意看了黄历,选择了初六的日子。
谢四娘说,刘昌郝一一用笔将名单记下来,一共十一户人家,不过不在一个村子,得走好几个村子,刘昌郝只好叫来张德奎,一户一户地送。马家村一个老人病得比较厉害,谢四娘也打听到了,刻意让刘昌郝送来一千文钱。刘昌郝将钱交到老人手里,又嘱咐邻居请大夫来给他看病。这是刘家的好心,其邻居不好说什么,然而摇了摇头,张德奎也摇了摇头。
“少东家,马翁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也许能看得好,不知得花多少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若是将范围扩大,仅是周边这一带就不知有多少孤寡老人,刘家也救不起。
刘昌郝说:“他不想死啊。”
有的老人病重,无药可医,做法很干脆,我不看病了,早点死吧。有的老人却舍不得,毕竟人死如灯亡,即便有鬼吧,喝了孟婆汤后,自己还是自己吗。这种情况,无论他人,或后人,便不能劝其速死。马姓老者是最后一家,两人回去,刘昌郝看到门口栓着几头马。门口有许多乡亲鬼鬼祟祟地探头朝自家看。
刘昌郝进了屋,看到家里来了几个客人,朱三,还有一个中年白面无须男子,身穿绿色公服,着两梁冠,边上两名侍卫。
从小便净身的太监,有七品以上的官职,因为太监的特殊性,七品以上的太监能算得上大太监,刘昌郝不是才来宋朝时懵懂无知,他从此人穿着上立即判断出他的一些大约来历。
不过这个太监很不高兴,来到刘家,结果等了好半天,刘昌郝才回来,刘昌郝是给孤寡老人送救济的,不能发作,只好带着愠怒说:“鞭炮乃你所做?”
刘昌郝看了一眼朱三,朱三无奈地一摊手,朝廷找上门,他那有胆量拒绝?
但在刘昌郝预料当中,那么多鞭炮呢,除夕一起放下去,朝廷不注意?宋朝朝堂还没有昏暗到如此地步。大约春节这段时间假期多,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反正据朱三说,有时候宋朝还会向官员放“寒假”与“暑假”,多时一年能放五六个月假。
这段时间只有两三个“工作日”,今天是工昨日?才拖到今天派人询问。
“是。”
“某乃军器库副使,你看。”太监从怀里掏出一份军器库的公文,刘昌郝未看清楚,他便收了回去,喝道:“速将药方告诉某。”
“稍等,”刘昌郝进了房,拿出一叠近万字的书稿,一是配方,二是提纯工艺以及提纯时的注意事项,并且刻意说明几件事,硫磺不要再分什么晋州硫磺,琉球硫磺,窝黄,有什么区别?硝土的提纯,宋朝用硝石制冷饮,制焰硝,也行,不过沾到矿藏,成本必高,而硝土许多地方皆有,只是提纯工艺稍稍麻烦一点,需淋水再蒸,再淋水再蒸,成本几何刘昌郝不大清楚,但取材会变得广泛。颗粒化,马上做马上用无所谓,想要贮藏与运输,还得要加入石墨。尘爆,它真不是开玩笑的,为了讲解其危险性,刘昌郝几乎用了近千字,还画了好几幅画。爆炸原理,必须封闭起来引爆,才会发挥它的威力。
不算太长,刘昌郝有意地也加了逗号句号,便于。太监迅速将它看完,揣于怀中问:“刘昌郝,你有此技,为何不献于朝廷?”
“我是小民,知献于谁?”
“京城各部司,你不知也?你乃不忠之辈。”
“若此,我复著写,献于开封府。”俺可不是吓大的,刘昌郝要收回稿子。
“汝!念你年幼,某不与你计较,否则某禀明官家,你即成重罪之身。”太监说完站了起来,立即上马离开。
“未献会有罪?”谢四娘担心地问。
“此是我的药方,不献有何罪?”刘昌郝说,但朝廷派人上门讨要,还不献,必会有麻烦。
“太过嚣张,”朱三气愤地说,这个太监不但在刘家嚣张,在京城对朱三的态度更嚣张,但没办法,人家乃是军器库副使,位高权重,实在不是朱三能得罪起的,只好乖乖地将他们带到刘家:“他不知你著三字经?”
“王相公于宣德门亦被下喝下马,我仅著小书一本,何足挂齿。”
“我心中终不平。”
不要说朱三,刘昌郝心中也不服气,我好好地献配方,还详细地写了近万言字,交给你等于交给朝廷,不指望奖励,迎来的反是一顿责问,换谁也不会高兴。但刘昌郝没有束手待毙,两次责问,两次软怼了回去,逼得这个太监很不高兴地走了。
“其人姓马?”
军器库使往往由某个军方大佬、贵戚或大太监兼领,置一名或数名副使,但它又归于内库管辖,所以皆是太监。这个不奇怪,往往让后人弄糊涂的是其职,无论是使或是副使,若是挂在官职的后面,前面有“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尸生子,我成了接阴婆
龙河图
主角叫苏寒萧雨慧
快穿之系统说它头很疼
末世之魔卡时代
主角,保护反派
战神无双
人生巅峰
山海碑歌
空间仙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