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1、太白楼; 22、王月生(修)(2/3)

,便先住下再说。

这一觉睡到了店家点起灯笼,挂在楼上楼下满庭园时,司马俊才悠然醒来。叫伙计打了水来,梳洗一番,走出房门,才有时间细细看这院落。太白楼该也是西安府一等一的酒楼了,里面院落三重,楼宇相连,院落中假山竹石布置的别有意趣。

司马俊饿了,问伙计哪儿可以用餐,伙计热情的道:“客官,前楼就是吃饭的地方,有酒有菜,还有曲儿可以听,热闹的很,不妨去看看。”

22、王月生

司马俊来到酒楼上,临窗凭栏望去,长街上比白天还要更加热闹,商贩们点起星星点点的灯笼,和天上的星光交相辉映,仕女丫环公子闲人在这里或看街上艺人卖艺,或挑选胭脂花粉,或沿街买了各种小吃吃个痛快。

回过头来,张望楼上诸客,司马俊的目光忽然便动不了一步,那女人坐在上首,面色如兰花初绽,淡雅宁静。举座嬉笑,环席纵饮,她却是安安静静的。她身边坐着的男子,一看便知是位贵胄公子,其余环绕身边都是些清客帮闲。

这些人正在纵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说天地阴阳道德刑法,一人道:“这是儒家大道,天下没有几个人能懂得,惟有咱们公子李直翰,通晓天人感应的秘密,是董仲舒千载以下知音。公子大才,今次应考,必然高中!说不定就是头名,那时就要叫公子李解元了。哈哈”

一人听了,便道:“什么叫说不定?你这可说错话了,来,罚酒罚酒。李公子必然高中头名,此次乡试还有谁人能与公子相提并论?”

前面那人听了,忙道:“是啊,是啊,该罚,该罚。还请李解元见谅!”

众人俱大笑,畅饮。

司马俊听了满不以为然,这些人对于董仲舒和天人感应根本不理解,只是放在嘴上过瘾唬人的。天人感应是孔子思想中玄妙深远的部分,其实在《孝经》中孔子解开了天人感应的秘密,那就是开宗明义所说的“先王有至德要道”。孔子认为过去圣贤的君王掌握的至德要道就是天人感应,简而言之,天人感应就是孝。但是董仲舒却从《春秋》入手,将天灾人事等等天人感应的表象当作了其中的秘密,他以为孔子没有说清楚其间的道理,所以希望将这个部分说的更清楚明白,同时,更以十足的勇气希望找到“一一对应的天人感应模式”,从而达到为天下万世开太平的儒家至高理想。但是,可惜的是,董仲舒的勇气恰恰构成了理论的缺陷,因为“一一对应的天人感应模式”太复杂了,每一件事都需要找到对应的感应,每一件事都要说明原因,而世界上事情无穷无尽,旧的事物刚落幕,新的事物又已发生,董仲舒要建立的模式太复杂太庞大是人无力掌握的。不过,也正是由于董仲舒的勇气,由于他的努力,我们也才得以明白孔子为何只说一个字“孝”!万千变化离不开一个字“孝”,与其究竟无法究竟的无穷无尽事物,不若学会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个宗旨那个本来。懂了本来,无穷无尽便都化为“有物混成”的大道了。

女人一直安安静静,不说话不笑,轻摇手中团扇,似风中落花河边细柳柔弱不禁风,偶尔似乎皱眉,眼波流转,便引得一座痴迷。

司马俊心中一动,便起身朝女子走去,来到座前,拱手对美人道:“在下汉中司马俊。”

本来安安静静的女子,抬起头,看了一眼司马俊,张嘴似乎要说什么,让座旁李公子大喜,清客们见公子开心,自然跟着开心,便想把司马俊当作此间的一场戏剧,拿他戏耍一番能让美人一笑也就值得了。

司马俊为引得美人注目,洋洋自得的大谈了一番关于天人感应的见解。

众人听的目瞪口呆,其中一人忽然大怒,拍桌道:“你这小子胡说八道,天人感应岂是你一个黄口小儿所能懂?孝是三纲五常,懂吗?和天人感应根本是两回事,天人感应的至深至妙,是穷极一生你也未必能领悟的。”

司马俊眉头一皱,道:“有不同见解本来正常,大家辩论探讨,何必动怒。”

清客一拥而上就要对司马俊以老拳伺候,那女子却忽然掩嘴轻笑,本来盛怒的李公子终于得见美人一笑,看的骨头都酥了,清客们瞬间领会了公子意图,又装作和气的冲司马俊笑笑,各自回了座位,齐对李公子道:“解元公,月生姑娘这一笑,必是祥瑞,预示公子必然高中头名解元!”

司马俊看这些西安府的读书人,虽然穿着打扮入时,举止动作有些仪容,但却绣花枕头,比起乡下人多了许多做作。他深看一眼那安静的女子,心里恨如此美人却要陪伴如此一群俗物,女子恰也抬眼看他,他回以微笑,女子眼中风情无限,他只恨读不懂。

司马俊懒得理这些俗人,走回自己之前所选临窗位置,小二过来,道:“公子了不起,竟然能说得李直翰公子哑口无言。”

司马俊不以为意,只是一笑,对那李公子他毫无兴趣,只是问道:“座中女子是谁?”

小二悄声道:“她可是鼎鼎大名的城中名妓王月生,如今越来越不喜欢与人应酬,除非是在一日之前就送书帕,而且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涅盘重生:绝世毒医谋天下 请叫我奥术师 刀噬诸天 每个世界都要苏爆你(快穿) 第一秘书 裕子学姐和她的比翼鸟 美女的兵王保镖 我真不想复国 终末的绅士 文武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