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准备撤离(1/2)
如果单纯的牡丹台高地失守,或者是大同江防线全线吃紧,还不足以让聂士成立即准备撤退,因为即使牡丹台高地失手了,大同江防线吃紧了。日军依然只是相当敲开了平壤防线的外壳。牡丹台高地没了,日军诚然可以将火炮推到高地上,但是清军的重炮依然可以和日军在山上的75mm火炮对射。整个防线不至于立即崩溃,而日军引以为豪的榴弹炮,除非重新设置,否则根本炸不到平壤城。而大同江防线虽然告急,但是战线还算基本稳定,撑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
而最终让聂士成决定快速撤退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一直没有存在感的野津道贯!这位可怜的配角因为月峰山战役作战不利而被轻视,重炮、物资和补给都是先供元山集团再供给野津道贯,而实力不足的野津道贯也只能打酱油!
不过随着山地元治在平壤攻防战中被聂士成打得头破血流。强大的元山集团困于坚城之下,补给军备士兵损失巨大而没有进展。(好吧,其实准确的说是双方都被打得头破血流。不过在日军大本营看来,只要聂士成还占据这平壤城,那么战斗考评那就只能用次来评价,给你了足够的士兵装备和补给,结果还是打不下来,这绝对已经快要挑战大本营大佬们的底线了!!)
俗话说,不能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所以在最近的补给配额中,除了答应山地元治为其提供攻坚用的重炮外,也增加了野津道贯的补给配额,并且应对方要求增加了轻炮和臼炮的数量和弹药。
这次野津道贯也学精了,他知道自己如果配合山地元治去围攻平壤的话,固然可以进一步分散聂士成的兵力,为山地元治进攻提供助力。但是这样一来,从野津道贯的角度来看自己的部队就等于为他人做嫁衣裳了,拥有更多重炮和兵力的第一师团都很难撕开对方的乌龟壳。自己这些以行营炮和轻炮武装起来的部队又能如何?即使元山集团用重炮将牡丹台高地甚至平壤城炸成飞灰,那也是第一师团的功劳,与自己何干?
于是权衡利弊后,野津道贯终于找到一个既不用损失太多部队又可以歼灭大量敌人的办法!那就是包抄聂士成的后路!其实聂士成的布局一点也不难看破,数万清军在困守孤城那绝对是死路一条,走陆路向北撤退根本不可能。先不说在野战情况下北洋剩余部队根本不是山地元治第一师团的队手。就单纯说机动能力,如果想把大量的火炮装备和补给通过陆路长距离运输回清国,那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
所以聂士成唯一的退路就是走海路,所以,野津道贯只需要在平壤城到大同江口这段距离上设伏就可以了!这个任务多简单?在野外。没有坚固的工事。清军的榴弹炮也,防线与防线之间保持了足够的纵深,即使第一道被攻破,自己的溃兵依然有机会重整。但是,野津道贯犯了一个最致命的错误!
他的防线离海边实在太近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野津道贯的后面几道防线根本就不用聂士成动手,徐杰的舰队只要一到,一顿乱炮下去,那几道在野外修筑的防线就彻底完蛋了!陆军炮是什么炮?能和舰炮比吗?就拿山地元治的攻城炮来说吧,不到8km的射程,2520g的炮弹看似很威武,但实际上呢?和加里波第型战舰的10寸主炮可就差远了,人家20度仰角可以打出18km的射程!(当然了,那么远的距离能不能打准就是另一回事了。不过当年日本用这种炮对旅顺口实施过超远程射击),炮弹是227kg的炮弹。射速更是没法比。
即使归元级的8寸40l主炮投射量在陆军看来也是相当恐怖的。至于上面众多的6寸或者4.7寸速射炮。这些在战舰上相当常见只能作为副炮的火炮放到陆军里那就是师团甚至军级才能有的武器!而且还是速射般的。这要是在对方火炮射程范围内不知野战工事的话,那不是找死吗?莫非野津道贯脑袋烧掉了?
这可是有点冤枉了野津道贯。不管咋说,人家作为一个师团长,最基本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战术安排无非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地理问题,从平壤到海边直线距离也就30km?这要是没事的话,一天就到海边了。而且这30km还有一部分被平壤驻军控制。这样一来给野津道贯布置的距离也就是20来km了。人家北洋陆军虽说损失惨重,但是在重炮的支援下,几万人冲过这20多公里那是一点难度不是太大。其次,如果北洋在滩头建立锚地的话,北洋增援部队一旦上来接应,那局面就成了两支北洋军去夹击第五师团了。这没有重炮还被两面夹击。那还咋打?
第二嘛?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野津道贯根本就没把北洋舰队组团围观的因素做太多的考虑。为啥呢?这要从日军大本营说起。日本舰队被彻底击败后,关于是否把大同江外海海战通报给前线这件事进行了讨论。你不说肯定是不行的,这么大的事情必须要让前线的将士有所准备,但是你怎么说呢?就是日本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就跑回来3艘船,北洋舰队一艘没沉?自己补给线危险。大家省着点用吧。这通报要是发下去。那前线不乱了才怪!
所以,经过大本营一干大佬的斟酌。战报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卿凌宇文皓
前妻有喜,总裁请淡定!
王牌进化
嫁娶不啼
小三劝退师
阴阳食谱
逐艳灭仙
譬如朝露,青青子衿
魔逆九重天:第一废材狂妻
超级全能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