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十三回 悟净高迁恒元宫 张仙魂游三界内(3/3)

排诸神宴请悟净。悟净连日不知所措,沉思良久,唯有投靠李成道方是上策。悟净请旨叩见成道,言道:“帝君仁义,三界悉闻。如今贫僧有庙难归、有家难回,祈望帝君收留。”成道搀起,言道:“如若尊者不弃荒陋,实凤鸣山之福。”于是封悟净为衡天将军,晋恒元宫京兆尹。悟净道:“臣有欺瞒之罪。臣方入山时,思想帝君以武扬威,必不肯容纳我等神佛散仙,不想帝君诚恳之至,广有恩德,使臣羞愧难当,臣请帝君赦我罪孽。”成道笑道:“爱卿言重了,孤感你赤诚,方才不忍抛弃,休要疑虑。”悟净道:“臣还有一事未及禀明帝君,臣于流沙河内拾起一物,闻言此乃太上老君炼就的洞天钉,臣本想归还太上,恐太上疑臣杀害青牛大仙,因此不敢归还。今愿献与帝君。”说着从怀中掏出一钉,光芒四射、夺人二目。

成道言道:“此宝虽然为太上之物,但为爱卿有缘获得,爱卿便宜处置。”沙悟净道:“臣福德甚轻,恐难护住此宝,愿献与帝君,造三界之福。”成道言道:“既然如此,孤替太上暂留此物,命你保管,惩妖诛魔、弘扬正气,但凭于此。”沙悟净领命,自此在恒元宫当值。

过了两月,沙悟净奏道:“帝君受命于天,正确人间法度,理应宣谕教化,倡导我道至理。今四海清平,帝君理应树宫立观,接受凡人膜拜,普度众生,还望帝君恩准微臣之意。”成道言道:“爱卿所言虽是有理,却不宜如此。孤观众生苦难,少有财帛,倘若因祭拜于孤致贫,孤心何忍?况且世人拜神,多为求福避凶,孤无福可赐,免招世人妄语,还是不要劳民伤财了吧!”那沙悟净久在天庭,深知这为官之道,因此私下里在人间择了五处繁华都市,大建成道宫观,上书楹联曰:唯纠人间屈心不平事,不管天下昧理求福人。令帐下亲兵就此驻守,遇有求问者,一律相助,无不灵验,其中亦有好吃懒做、德行丧失之人前来求财,那些守坛官员见了供品丰盛、香油良多,一律与准。那百姓间口口相传,人间百姓俱知同元大帝恩德,因此各处宫观香火缭绕,四时人山人海。

有日游神李宣奏报,只称是天下百姓俱称颂同元大帝恩泽,是乃恒元宫之幸。成道不解,一问方知,乃命人撤去自身金像,原来宫观,俱作学馆之用。命人拿来各处守坛官吏,训斥一番,并再次告之属下,切不可劳民伤财,仙家自有天庭俸禄,怎敢再向世人索取。待成道宫观撤去,世人哪里知晓其中原委,以为成道法力微弱,被他神挤去,后世再不见成道神庙。

三教和稳,人世宁静,不觉过了数十年,此时乃是大宋朝赵匡胤治下,那赵匡胤武功盖世,南征北战,打下锦绣江山,励精图治,造就国富民强。待平定了荆、湖之后,便派遣王全斌、崔彦进、刘廷让等分兵两路出兵蜀地,六十六天便大破蜀国,蜀国皇帝孟昶举城投降。赵匡胤命人押送孟昶赴京师汴京,当日,数万蜀国百姓含泪相送,甚为悲壮。那孟昶坐享太平,穷奢极欲,因此亡国也是必然。赵匡胤授其太师、中书令,封秦国公,那孟昶带着妻儿家眷前往谢恩,却不想七日之后便暴亡。赵匡胤为之辍朝五日,素服发表,追封为楚王。随后命孟昶贵妃花蕊夫人进宫侍宴,那花蕊夫人颇擅诗文,当庭作词舞曲,深得赵匡胤喜爱,文字间不乏英武之气,令赵匡胤为之钦佩。当晚侍寝,不久封花蕊夫人为贵妃,赵匡胤此后多到花蕊夫人宫中,却不想不经意间撞见花蕊夫人悬挂孟昶画像祭祀。赵匡胤看那画像,甚是眼熟,却想不起是何人,一问之下,花蕊夫人答道:“此乃送子张仙,虔诚供奉可得子嗣。”赵匡胤大喜,后宫妃嫔听闻此事,也纷纷誊绘张仙画像,香花顶礼,并由宫中传入民间,祭祀日盛。那孟昶死后,香火鼎盛,自然归位,却因百蕊郡主尚在人世,不得赦封,因此只得在人间游荡。却不想因此掀起一段争斗。正是:抱怨人间烦恼多,岂知神仙苦闷时。不知后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我在神雕修仙 至尊邪凤 极品巨星 虐宠狂妃:夫君求下榻 网游神魔界之义薄云天 绿茵巨星 海贼之活久见 神棍痞妻别想跑 简行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