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我要复仇(1/2)
弘农,郡名,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辖境约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汉武帝设立弘农郡,设郡治在秦国名关函谷关边,县名也是弘农,故址在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东北,辖11县,118911户,475954人。<
出了函谷就是弘农郡,也是夹在三辅与三河、东西两京枢纽。<
李郭四人平河东白波军后,遂驻扎河东,牛辅坐镇陕县,结果董卓一死,牛辅吓得落荒而逃,余部皆散。<
李郭四人率心腹来投牛辅才晓得陕县大营之败,一边在此收拢溃卒,一边向长安请罪。<
结果没等来赦令,反而等来李儒。<
说实话李郭四人正犹豫不决,董卓一死,主心骨已失,四人平日杀人无算,树敌无数,该何去何从?<
内心里四人还是想得到长安朝廷的赦免,毕竟小皇帝还是天下共主。<
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还独霸关中,王允接手只会让朝廷越来越强。<
然等来的却是胡轸带来的独不赦李郭四人。<
李郭四人这才下定决心要反,几人共推李儒为主,拉起大旗朝长安杀去。<
横亘在长安至陕县的第一道门槛就是弘农县城。<
弘农郡望乃杨氏,弘农杨氏又是杨氏之郡望,弘农杨崛起自西汉丞相杨敞始。<
杨敞玄孙杨震,东汉光武帝时官居太尉,人送称号“关西孔子”。<
“四知”的典故,就来源于这位“清白吏”。<
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能继承震公遗风,且均官至太尉,是为东汉“四世三公”。<
也是关西唯一能跟关东袁氏抗衡的世家,就连扶风马家都谦逊一筹,皇甫世家则是被两家推在世人前的招牌。<
弘农自党锢之祸就彻底落入杨氏的手中,黄巾之乱更让弘农郡上下属吏都是杨氏门生故吏。<
董卓迁都,杨氏在弘农的势力达到巅峰,除弘农郡太守外,余者皆是杨氏姻亲、故吏。<
李郭四人反,樊稠的先锋大军刚灭曹阳亭,弘农太守就挂印而去。<
牛辅大军驻扎在陕县,没少来弘农肆虐,杨氏的门生故吏自然知晓西凉军的残暴,于是几人一合计,当即决定迎樊稠入城。<
当然郡丞贺州与都尉杨士没忘派人去华阴杨氏老巢通风报信。<
“呵呵!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弘农太守是你的了。”<
樊稠骑着马大摇大摆的进城,对城门口迎接的贺州有些蔑视的说道。<
贺州献媚走到樊稠马前,乖顺的去接樊稠的马缰绳,樊稠却连正眼都不看他。<
贺州笑容不减的作揖道:“校尉说哪里话?校尉本是朝廷委任,太师心腹,吾何敢据城不出?没能及时前去陕县劳军已是罪莫大焉。某已在郡廨设下酒宴款待校尉。”<
“哼!”<
樊稠瞥了眼头几乎低到马腿上的贺州,道:“设宴款待就不必,本校尉为平贼将军先锋,自然要为平贼将军筹集粮草。”<
弘农乃户口大邑,下有杨氏故吏,上有杨彪、马日磾、王允一干人撑腰,因此这两年可谓丰收,府库内粮草还是有的。<
不然牛辅为何屯兵陕县,李郭四人又如何能安心破白波,这都得益于弘农郡的丰收。<
平贼将军,乃李儒的自号,打的旗号是为董卓复仇,除掉王允、吕布等奸人。<
其实就是要清君侧。<
贺州、杨士这等地头蛇,自然知晓李儒等人打的旗号,当下贺州咬牙道:“回禀校尉,吾已提前将万石的粮饷存在府库,校尉随时可以去取。”<
汉时一石为八十公斤,成人士兵一人一天七斗(1.2斤)来算,足够一万大军食用三个月。<
贺州跟杨士为了打发李儒等人也算下了血本。<
没想到,樊稠突然一怒,手中的马鞭凌空抽响喝道:“吾西凉铁骑有十万,一万人的粮饷怎么够用?”<
十万人,一万石粮草,不足半月之用,半个月别说攻下长安,就连走都走不到长安。<
西凉铁骑真有这么多人吗?<
怎么可能?<
贺州一听就知道樊稠这是在为难他,当下额头汗如雨下,道:“樊校尉,十万石粮实在太多,州需要一些时日。”<
“哼!既然贺郡丞没这本事,那某自己来筹。”<
樊稠说完,就欲抽马入城。<
贺州忙拉住樊稠的缰绳,道:“校尉,弘农虽然这两年丰收,可大部分粮草都被牛中郎将征去,万石粮草已是极限。”<
“哼!”<
樊稠见贺州敢拉自己的缰绳,抬脚一脚踹在贺州身上,一下将贺州踹了个狗啃屎。<
一旁的杨士目眦欲裂,就欲抽刀上前。<
樊稠冷厉的眼神扫过来,那是从血海里走出来的人物,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你就不行林木儿笔趣阁
我比谁都有钱
钰玲珑
异界山海记
重生之清爽人生
捂上耳朵说爱你
我与古人拼演技
退婚后我靠闺蜜爆红娱乐圈
咱们结婚吧
神魂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