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孙家(1/2)
靠山村这边儿有句顺口溜:老庙会走亲戚,大人小孩都要去。
老庙会和每月逢十的不一样,一年只有一次。和平时的想比起来,阵仗也要大得多。
这一日,除了镇上的铺子,从各地赶来的小贩子,还有趁机到镇上发卖自家产的货物菜品,以及从山里捡来核桃栗子等物的农家人,还由镇上大户人家牵头,商户们出资,在镇子西北方向的一处阔地搭有戏台子请了戏班子。
一般情况下,河阳镇的老庙会这戏是要唱足三天的。
到了九月二十二这日,十里八乡,走亲的,专程去听戏的,去赶着镇集置买物件儿的,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硬生生的把个河阳镇了府城元霄灯会才有的热闹。
陆氏从府城回来后,是在第二天让吴妈妈带着人在家里收拾归整,她带着儿女匆匆到老陆家坐了坐。
今儿原该正经的走亲,她身上又带着任务,也是坐了没两三刻钟就要走。
二舅母丁氏不依她,“你自家的事儿还忙不过来呢,偏去张罗别人的事儿。那个是亲的,我们这些不是亲的?要论辈份儿,我们还是她的长辈呢,你合该先紧着我们这边儿。”
老陆家自打把沈的粉条生意接手后,日子也一天好过一天了。家里也在镇尾新平了块地,起了坊子。
丁氏和卫氏也要时常去照应着坊子,家里的饭食一时下就操持不上了,陆柳氏年岁也大了,家里银子宽裕了,就买了两个小丫头在家里使唤着。
听见这话,也忙帮着丁氏留客,“二太太说的是,大姑太太您好不容易来,再多留一会子吧。老太太时常念叨着您呢。”
陆氏就笑,“我真个儿是有正事儿。等那边儿事完了,我再来还不成么?”
二舅母丁氏还是不依,“早忖着你今儿要来,我们可照着咱们家待那最贵的贵客整治的席面呢,结果你一口不吃,不是叫我们的心思都白费了么?”
大舅母卫氏也笑道,“是啊,你常说,要没有你们递来的这生意,又帮着在府城托关系找大买主,哪有我们今儿的好日子啊。别的时候这酒菜你不吃就算了,今儿可是谢酒,你不吃就是抹了我们的面子。”
陆氏便笑道,“大嫂你不说是谢酒,我还真个就留下了。说要是谢酒,我还真不能吃。我叫你们大张旗鼓的摆酒谢,那算怎么回子事?”
陆柳氏就走过来替女儿解围,“你们两个也真是的。那个虽是侄女儿,她也揽事上身了,这又是为了妍儿她爷爷,一直拿话挤兑她做什么?”然后朝陆氏摆手,“赶紧的忙你的去吧。”
顿了下瞅了瞅沈乐妍姐弟几个,又道,“别只顾着张罗侄女儿的事儿,妍丫头的事儿你也得上心。”
陆氏捂着头往外走,“再不走,扯起这个话头,今儿可什么正事也别干了。”
她这头痛的样子惹得陆柳氏一行人直笑。
沈乐妍就无语了。
这娘生怕她别人不知道她不好嫁,又有可能成为滞销货了是不是?
因为陆氏这边儿要走亲,李宝山媳妇就带着沈乐文沈乐秀和她家的两个小子一个闺女先到镇上找了间小馆子歇脚。
等陆氏一行和她们会和后,大家到先到镇集上转了一大圈子。一群孩子们,风车蛐蛐笼小木剑弹弓糖人点心等,林林总总的小玩艺儿买了一大串了,陆氏和李宝山媳妇还到卖帕子的贩子里那里挑了几副新鲜花样的帕子。
转到半午,大家这才手带胳膊挽的拿着买的小玩艺儿去了和那媒婆子约好的镇东的一处小馆子。
才刚在小馆子门口站定,那媒婆子就笑呵呵地来了,瞧见陆氏和李宝山媳妇胳膊上挎的包袱,以及几个孩子手里拿的玩艺儿,沈乐妍几个头上顶着的新买的草帽,笑,“哟,买了不少好物件呢。”
说着话,眼神儿往人群中溜。见一群丫头小子们中,沈乐文有些不自在垂头立着,立时就明了了。
媒婆子只是搭眼一睃,就把沈乐文给估量了个七七八八。
年岁正好,身量也有,大单眼高鼻梁,就是门牙稍微有些外翻,并不明显。这会子虽然不自在,却也没有做出那种羞不可挡往人群中钻的小家子气。
媒婆子觉得这门亲,兴许能成。
陆氏任她打量了几眼,才笑着接话道,“是啊,老庙会比平常的镇集上东西全乎,大家原说逛一逛呢,结果就停不了手了。”
媒婆子立刻回神,笑看了看头顶的日头,“逛了半天了,也该累了,家去歇歇喝口茶?”
陆氏回头扫了眼身后的一大群孩子们,笑,“那感情好,就是我们人多,叨扰了。”
“不碍,不碍。”媒婆子笑呵呵地招呼众人上车,等大家坐定,她在陆氏身边坐下悄笑,“人多正好儿。”
陆氏也笑,“我就是这么想的,才带上了这几个娃子。”
今儿秋高气爽,阳光澄明,风也不大,是个极好的天气。河阳镇往东,便是大清河桥,那河两边大片的芦苇荡里,白白的芦花在太阳下闪着银白的光,衬着蓝得深邃刺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末世之自给自足
佛系快穿
地狱通信书
物以稀为贵
城之烟花绚烂时
无限女神进化说
军火祭司
半妖异瞳
我继承了五千年的家产
欢乐神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