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88.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88.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1.一、 宫庭斗争的最完美结局(1/2)_闲来闭门读古文_新笔趣阁
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一、 宫庭斗争的最完美结局(1/2)

《左传》是春秋时期史官司左丘明所作,据是为阐述和解释孔子《春秋》的,所以又叫《左氏春秋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裁史书。《古观止》共二卷,三十四篇选自《左传》。读完第一卷,思绪万千,逐篇成,算是写在《左传》空白处的心得吧

一、宫庭斗争的最完美结局

——读《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隐公元年》,是我读到的最早的关于宫庭斗争的故事了。既然是帝王的孩子,他们竞争的标的通常少不了一样东西——王位。宫庭斗争故事的主角大体相同,一个老人、几个孩子,再加上几个妇女,而情节发展也很相近,为夺取充当接班人的资格(嫡位之争),各竞争者之间进行残酷无情的斗争,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成王败寇。但那顶王冠已经被血染红,但是当权的日子并不轻松,仍然会用屠刀斩草除根。

但这段发生在春秋时期郑国的宫庭斗争故事,却有着最完美最温暖的结局,郑庄公和公子段兄弟虽然一直在斗争,却没有残酷的手足相残事件发生,上台后的郑庄公对自己的弟弟也算仁至义尽,封给他的属地都超过了有关规定,以致引起了手下人的不满。即使最后对不争气弟弟的征讨也点到即止,只把他驱逐出境,并没有赶尽杀绝。对那位总是厚此薄彼的糊涂娘最后也是误会消除,双方握手言欢其乐融融。同样是宫庭斗争为什么这次斗争怎么没有了血腥气,仔细想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老国王是个英明领导,有着坚定的意志和主见。郑武公对两个儿子即后来的庄公和共叔段有着清醒客观的认识,知道他们都是干什么的材料。所以尽管枕头风一吹再吹,也没把武公吹迷糊而厚此薄彼,偏向儿子,“(武姜皇后)欲立之。亟请於武公,公弗许。”。可是后来的西汉帝王刘邦却在立太子的问题上被宠爱的老婆戚姬的枕头风吹得没了主见,一度想立戚姬的儿子为太子,太子不但没有立成,刘邦死后戚姬和赵王如意也都死于非命。

其次,两个儿子的政治智慧水平相差太多。庄公的政治手段和智慧远在他的竞争对手共叔段之上,如同猫戏鼠一样,不管共叔段怎么折腾都在庄公的掌握之中,所以对一个不能给自己造成威胁的对手,庄公才没有把事情做绝。在唐初,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中,他一下就把自己的哥哥李建成置于死地,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如果日后对手有机会咸鱼翻身的话,自己可能会死得很惨。

第三、两个竞争者是同父同母兄弟。这一点虽然在他们争夺王位时没有发挥太多的和谐作用,但却是最后母子团圆冰释前嫌的重要原因。因为对庄公来老太太再糊涂再向着儿子,毕竟也是自己的亲娘,念及骨肉亲情不能把事情做绝,而且作为帝王还有义务作秀当孝子,以巩固自己的权力。看来不管什么时候,从长远来看,还是一夫一妻制好啊。

有这么一段也引起了我的注意:“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好象共叔段犯错是庄公的原因,他对自己的弟弟没有教育好,我觉得庄公真是比窦娥还冤,连他爹武公和他娘都没把这个纨绔子弟教好,他能有什么方法改变这个不争气家伙的贪婪本性呢?共叔段之所以变成这个样子只有一个原因,都是溺爱惹的祸啊。

【郑伯克段于鄢】

(隐公元年 《左传》)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於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

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於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於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人有母,皆尝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 世界级安逸 婚久情深,慕少的妻子! 原来我真是道祖啊 若有神女兮山之阿 奈何爱上你 阴阳古董铺 你不努力我怎么当上海贼王? 都市通天路 天才高手在都市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