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造船事业(2)(1/4)

力图发展大型油轮船队的并非只有联合集团一家,一战后欧洲石油需求大大增加,再加上战争期间因为无限制潜艇战损失的油轮,各大石油公司都在迅速壮大自己的油轮船队,造船市场空前繁荣。墨西哥鹰牌石油公司在战争中损失了多艘油轮,为此他们制定了一份为期5年的庞大油轮扩充计划,计划新建25艘全新油轮,其中就包括当时最大的6艘载重吨达19000吨的油轮。

不过这一计划提出后尚未完成,出于对墨西哥石油国有化的担忧,鹰牌公司卖给了壳牌石油公司,这也是为什么英伊石油公司急于在北非石油中分一杯羹的奥秘所在不这么做,他们就在市场竞争中被甩开了。

并购鹰牌公司后,壳牌更加雄心勃勃,1920年他们向英国船厂一揽子订购了23艘油轮,总吨位为13.4万吨,次年又追加订单9艘4.5万吨,并在随后2年又向美国船厂订购了17艘油轮,甚至其中还有5艘分别由两家香港的英商船厂建造,所有油轮加起来的总吨位将近30万吨,不过为了快速投入使用,壳牌石油倾向于小吨位的油轮,最喜欢就是5000-7000吨级的油轮。

英伊石油公司在1921年也宣布订购22艘1万载重吨以上的油轮,他们的思路和孔蒂尼的想法更接近:单艘油轮载重量高,采用更先进的蒸汽轮机而不是三胀式蒸汽机作为动力,降低震动,提高推进效率和航速。

作为标准石油拆分后的重要子公司,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公司于几年前订购了11艘1.2万吨油轮;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在石油的运输和炼制方面一直是领先者,5年前向美国本土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订购了2艘万吨载重量的油轮,这表明美国船厂也具有了大型油轮的建造能力。

他们都没有孔蒂尼这样野心勃勃:上来就大造2万吨级的油轮不说,一开口目标就是25-30艘(实际心里目标是120艘),不过意大利的船厂都很感谢孔蒂尼:如果没有这些订单,他们就要在这种造船竞赛中被甩开了。现在有联合集团的订单在手,他们就不担心以后的日子哪怕接不到联合集团的订单也可以去接其他石油公司的订单。所以各厂家表示会争取在1929年年初把总裁要求的油轮造出来,他们都还等着去抢占市场呢。

虽然同吨位油轮比军舰建造成本低不少,技术门槛也没有主力舰这样高不可攀,但2万吨油轮也属于新鲜事物,批量建造的造价至少400万美元,像现在这样单独建造成本还要高,120条至少是5亿美元总投入(不变价格),如果按20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鬼手天医:金牌刁妃太嚣张 萌喵驾到 反目成仇[快穿] 林宜应寒年 帝尊临世 悍夫难驯 甜到齁,豪门长媳惹不起 异常生物收容系统 面具下的女人 小说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