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三章 无事不登三宝殿(1/3)

乘着废太监传旨申斥制度的东风,关卓凡趁热打铁,打算再做一件核爆级别的事情。

经由强有力的幕后推动,舆论迅酵:刘云溪明明是最地道的“正途”出身,虽不说三坟五典气所聚”,因此,能够领袖同侪,一言一行都有人追摹。

关卓凡那个“一切礼仪制度服用起居,皆用多罗郡王例”的多罗贝勒。多少受益于宝廷等一班闲散宗室造的上述舆论的。

此时的宝廷,身份已经不同,他去年乡试“中式”,成了举人,刘云溪便正经算是他的翰苑前辈了。一个刚刚中举的小年轻,距进士及第还远着,却对进士出身的翰苑前辈如此不客气,实在惹人侧目。

不过。宝廷为人,放荡不羁,疏狂磊落,自称“胸无宿物”,素有“敢言”之誉。平日好使酒负气,放浪形骸于山林泉下。因为有这番“魏晋名士”的派头打底,他对刘云溪的讥讽。倒也并不如何令人意外。

又一种说法紧跟着起来了:现今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世易时移,“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行不通了!圣贤之书当然要读,可是,“窗外事”也不能不“闻”啊!不然,再怎么“正途出身”,出来出去。也就是一个刘云溪罢了!

舆论酵的差不多了,关卓凡要“动一动”了。

他要动什么呢?

科举。

嗯,这得算“核爆级别”的事儿了。

不过,不是废除科举,这在当时的政治条件下,不存在任何的可能性。

关卓凡还没有向全天下“读书人”同时开战的实力。

甚至也不是“改革”科举。一看到“改”、“变”一类字眼,立马会有一大堆“读书人”,针扎屁股般跳起来,“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嘛!

可是。科举不能不动了。

科举制度,可不仅仅是现代的公务员考试。这个制度,掌握和控制的,是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从开蒙到出仕,从资源到通路。

关卓凡要在中国实现近代化、工业化,就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最基本的近现代的科学、文明的启蒙,这个,现有的科举制度,自然是无能为力的;另外,近代化、工业化,需要海量的掌握近现代科技知识、具备近现代文明观念的人才,这些潜在的人才,都绑在现有的科举制度内,“皓穷经”,关卓凡只能觑空子、抽冷子,吃一点这个制度漏出来的残羹剩饭。

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啊!

既然现在还不能搬开它,那么,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匪娘子 我竟是书中大反派 凤宫之笑宸欢 田园宠婚:天价小农女 至强超脱 一号狂兵 僵约之陆压 天南剑侠传 他们都有金手指 我的系统是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