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一刀砍下(1/4)
关卓凡认为,新疆地域广袤,远过陕、甘,我军入疆之后,分进合击,各军之间,距离甚远,在没有架设电报线路的情况下,彼此联络不易,是很难进行统一指挥的,“如心使臂、如臂使指”,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卍 §卐§ 网 ◎
若定要强求“指挥如意”,反会自缚手脚,延误战机。
对于统帅来说,军事上的重点,在于入疆之前的规划,不在入疆之后的指挥,各军入疆之后,就只能依靠各统军将领“临机设变”了。
因此,关卓凡认为,左宗棠本人亲自入疆,形同自动降格为某路军的统兵将领,意义并不太大。身为西征大军的统帅,做好整体的军事规划之余,他应该留在后方,从事更重要的工作——后勤保障。
在和左宗棠的沟通中,关卓凡反复强调,进军新疆,“粮秣不乏,子药不匮,转运不绝,实为胜负之第一要务,以弟愚见,犹在临敌设变、亲冒弹矢之上。”
历朝历代,中国用兵边疆,后勤保障都是君主和统帅的最大的挑战和最恐怖的噩梦,其难度,其实远远过了军事作战本身。
在不存在任何近现代化的道路和运输工具的情况下,全部依靠人力和畜力,在短则数月、长达数年的时间内,保证数千里、乃至上万里之外的数万、乃至数十万大军的一切需求——从吃穿到武器,再加上这数千里、乃至上万里的路途上,中原人见所未见的恶劣的地理和气候——嗯,这个事儿,单是想一想,就能叫人狂。
还有,最主要的长距离运输工具——马,对于中国这个农耕政权来说,最为缺乏,畜养成本最高。
敌人如果是游牧民族的话。这方面的成本,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这种情况下,运输的总成本,几十倍、甚至一百几十倍于运输对象本身的价值。就毫不奇怪了。
形象点说,就是从后方运一斤粮到前线,要耗粮几十斤乃至一百几十斤。
因此,每一次成规模的边疆军事行动,都是对国力和政府组织能力的一次巨大考验。
汉武帝两次征伐大宛。第一次失败了,败在了后勤准备不足。不过,必须说明的是,这个“不足”,是相对而言的,如果用兵的对象在国内,或者,大宛的位置,能够往东边儿挪一点儿,未必就“不足”。
问题是——你妹的。? § ◎?网大宛距中国当时的统治中心长安,足足有万里之遥!
第二次征伐大宛,汉武帝的准备工作就做得十分夸张了:
“赦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斗罗大陆II绝世唐门
昊天剑之天魔降世
百鬼妖乱
江山战图
娇妻如意
民调局异闻录之勉传
被埋藏的那八年
重生之偏差
七零军嫂的渔味生活
女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