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四四章 【雁门天堑】(1/3)

巍峨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犹如玉带连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倚雁北高原,南平潩定大地,巍峨的雁门古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

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

雁门关,周长二里,关高二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曰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

小北门未设顶楼,但砖石结构,格外雄固。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三字。洞门两侧镶嵌砖镌楷书检联三关冲要无双地,丸塞尊崇第一关。东门外北侧建有靖边寺祀战国时代的军事家赵将李收。西门外右侧建有关帝庙。关城正北置有驻军营房,东南设有练兵教场。整个关城建筑,虎踞龙盘,雄伟壮观。

所谓八是后勤部长更为合适,没有龙猛将军欧阳德秀的命令,他调不动一兵一卒。

或者,他只能在漆黑的夜晚,偶尔写一些奏着,派亲信送往京都,好让皇帝陛下不要忘记边关还有这样一号的官员。

车队缓缓移向北边的营地,薛破夜远远就望见营地里旌旗招展,在猎猎寒风中呼呼作响,旗子上大都写着明晃晃的楚字。

大人,那就是咱们大楚雁门守军的驻地了。一名羽林卫知道薛破夜对边关的事情不是很清楚,很恭敬地解释道:驻军营地后面,应该还有一大片的土地,这冬日里是不成了,不过到了春秋时节,边关将士便会抽出一部分就地耕作,用以补充粮草,这也是很多年前任老将军立下的规矩,是要给朝廷省些负担而已,为皇帝陛下分忧。

薛破夜点头道:一瞧那边肃穆严明的阵势,就知道老将军统军有方,不愧是我大楚国边关的镇关巨石了。

瞧见官道上时不时地有胡人经过,似乎是一些小型商队,都往大楚境地而去,不由叹道:北胡与我大楚虽是世仇,可是这私下的买卖还是做得很不错。

羽林卫摇头道:大人不知,说起来,这些北胡人也是不容易的,能进的关来,一路上可是遇到很多凶险的,那汉水古渡和麒麟山脉都是有大股的土匪,一旦被他们碰到,可是大祸临头了。这些北胡商人即使进了关,这后面的路,可也不好走。

不好走?薛破夜奇道:此话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