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七九章 【殷门三棵松】(1/4)

太子祭礼事件并没有因为他被软禁在东宫就此平息,御史台的御史大夫们是最先发难的,声泪俱下地表达着对大楚国运的担忧,作为堂堂太子,在如此隆重严肃的场合下发生这样诡异的事情,若是有意,其罪当诛,若是无心,那至少说明太子连保护祭礼的能力也没有,更何谈社稷江山。

当然,这些群情激扬的御史大夫们并不是直言斥责,而是很有技巧地表达着这种观点,京都各衙门,除了京都府和都察院,大小衙门都在议论着这件事情。

御史台首当其冲,之后是翰林院的大学士们,再然后是三司六部,再然后是四门提督府,再然后是!

太子党的官员们自然不会坐以待毙,竭力反驳,据说这阵子的朝堂非常的热闹,也非常的有趣。

皇帝陛下总是很耐心地听着大臣们的进谏,也很平静地,更是见到了五花八门奇装异服的门客们。

说起来,这会英馆的人还真是不少,除了门客外,还有小斯家仆,却是很少见到丫鬟,这一点薛破夜倒是明白,这里的门客大都是男人,满身子江湖性,若这里安排丫鬟,保不准某些家伙动起野来,少不得要惹祸子。

路上遇到的门客们都是恭敬向殷皇子行礼,每走一段路就会几拨人聚在一起,或赌钱,或比武,或下棋,或饮酒,日子过的都是悠哉乐哉,可是看在薛破夜的眼里,这群人与寄生虫又有何异,也只有殷皇子这类的人物才能养得起,也只有这类人物才敢养。

门客们除了汉人,还有契丹人,吐蕃人,西夏人,甚至还有高丽人和那些说不上名字的怪人,却是没有北胡人,至少薛破夜是没有看到,由此也可见大楚与北胡在官方实在是冤家对头,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态势。

小榭庭香远,清风抚人愁!

会英馆自然有殷皇子专门的住处,他的住处,自然和别处是不同的,除了更为奢贵华美,最大的特点就是静,除非殷皇子召见,门客们几乎是不靠近这片区域的,即使相邻,门客们也尽量保持着安静,不敢打扰殷皇子的清静。

殷皇子收揽门客,那是常有的事情,不过今日却似乎有些特别。

通常情况下,殷皇子收揽某些门客时,无非是温言抚慰,然后便让下人安排起居饮食,提供所谓的零花钱,很少见到殷皇子亲自设宴请客,遇到这种情况,那通常是所招揽的门客不是泛泛之辈,至于今日设下宴席,更是领着殷门三棵松在会英馆前迎候,这却是极为难得情景。

所以不少门客对于今天这个年轻漂亮的年轻客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