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 使团入京(3/4)
暖,这些西梁人上身依然是皮革战甲,腰间卷着狼皮围腰,脚蹬皮靴,腰间则是挂着西梁人特有的弯刀,骏马勇士,煞是英武。
街道两边人头攒动,西梁骑士们并没有左顾右盼,一个个面无表情,显得训练有素。
队伍如同一条长蛇,从京城的大街蜿蜒游动,直往刚刚竣工的同仁馆而去。
同仁馆早已是戒备森严,从宫里调出近卫军精兵护卫,西梁使团的正使是西梁国大王子,身份不一般,在京城的地面,自然要竭力保证他的安全。
西梁国固然是主动求和,但是这番和议,对大秦来说也是求之不得,如今大秦内部忧患,各地乱民四起,特别是江淮道战事正炽,河北道青天王阴魂不散,国库应对内乱已经颇为吃力,一旦能与西梁国达成和议,那么外患的压力暂时就会减轻许多,可以集中精力应对内忧。
朝堂上下自然明白与西梁人达成和议的重要性,西梁国大王子身份尊贵,自然要全力保护他的人身安全,一旦西梁大王子在京城稍有差池,两国间的和议必然瞬间破碎,无法继续谈下去。
西梁使团在同仁馆安歇下来,内外则是保护严密。
如果不是因为国内战事正炽,大秦朝堂必然会拖延一阵时间,让西梁使团等上一阵子,压压他们的锐气。
但是当前形势,对于大秦来说,能够早一日达成和议,西北自然就会早一日安宁。
礼部方面,在西梁使团还没有抵京之前,就按照门下中书的意思,开始筹备和谈事务。
说一句和谈自然容易,但是正要谈起来,自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情,其中涉及到的事情实在太多,兵马钱粮、土地人员等一系列问题都是要进行磋商,而且在和谈之前,首先要做的一定,就是要给自己做一个最恰当的定位。
礼部虽然到时候要负责具体的谈判事务,但是在背后出谋划策的,当然是门下中书省,至若在谈判中的定位,门下中书这阵子其实一直在讨论,争执不休。
按理说西梁军节节胜利,是在处于优势的情况下提出和议,这种状况下,大秦就该做出低姿态,在和谈中要处于劣势,但是朝中重臣却也仔细分析,西梁人胜而不进,在兵锋正盛时却陡然止军提出和议,这可说是大大违背常理,这些重臣可都是心思慎密之辈,已经有人猜测西梁国内部定然是出现了大问题。
有人说为了顺利和谈,早日让西梁军退兵,尽可能摆低姿态,早日达成和议,但是却依然有一部分人坚持要以高姿态与西梁人和谈,堂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