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七章 文武双臂(3/4)
比之其他地方军队要严格不少,至若想要在禁卫军中担任官职,那更是困难。
实际上每一道的总督,都会与本道的士绅保持密切的关系,而各道禁卫军中的将领之中,也都是充斥着士绅子弟的身影,为了在地方形成人脉关系,各道总督往往都会在禁卫军中给士绅子弟留下一些位置,用以拉拢本土士绅。
禁卫军的待遇比之其他地方军要高,但是升迁却要困难不少,就好比西山禁卫军中的胖柳和王涵,这两人都是年近四旬,在禁卫军中任职多年,可是现如今也不过是一名禁卫军校尉,只是在禁卫军中一旦升职,其待遇也会大幅度提高。
当兵的就是为了吃上一口饭,如果可能,能够受到提拔光宗耀祖,自然是大大的美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当兵最现实的目的,就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已。
只是楚欢的征兵令里强调,西关禁卫军,唯才是举,只要有能耐,哪怕是贫苦人家出身,也照样可以得到提拔。
这是此前征兵令中很少出现的东西。
西关如今缺的就是粮食,老百姓想要吃饱肚子,实在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征兵令一出,应征者顿时就是一大片。
当兵吃粮,只要能够入选禁卫军,不但可以吃上粮,还有军饷可以拿,对于现在许多的西北汉子来说,这无疑是当前最吸引人的一条出路。
许多老百姓,因为贫寒饥饿,迫于无奈,甚至铤而走险去打家劫舍沦为土匪,如今可以当兵吃粮,可以成为帝国的正规军人,这当然比做土匪要强出太多。
征兵令的消息传开,应征入伍的人络绎不绝,每一个应征点,从早到晚,都排出一长串的队伍。
征兵是大事,楚欢却也没有忘记另外一件事情,魏无忌被安排入住到总督府之后,楚欢只要有空,就会找来魏无忌谈论治理西关之策。
魏无忌的均田策以及赋徭互调的建议,楚欢是深为欣赏,而且他觉得在当前的形势下,正是适合西关的情况。
但是他更清楚,施行均田,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仅登记人口以及检地,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却筹备。
这不是心急的事情,楚欢本身对这种内政事务并无太多的见解,与魏无忌谈论之时,主要讨论的就是如何具体实行均田,如何检地,这是事关西关前程的大事,楚欢不但要知道大的方向,而且还要了解如何走这条路,他知道,均田涉及到的事务太多,万不能草率,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具体实施的过程,定是要细心细心再细心,否则若有差池,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